近日,2024年四川省公開掛牌的7個水土保持生態產品項目已全部完成交易,交易額超過1300萬元,標志著四川在水土保持工作上取得了新突破。
不僅如此,記者從四川省水利廳獲悉,2024年全省203個國考斷面全部達標,31個國家級水量分配考核斷面、22個國家級重點河湖生態流量考核斷面全部達標,水環境質量持續向好。
在過去一年里,全省近5萬名河湖長開展巡河問河180萬余次,推動整改問題3.9萬余個。也正是在河湖長制的推進之下,射水河、邛海等4條(個)河湖納入2024年全國幸福河湖建設項目,全省累計建成73條幸福河湖,花溪河、沱江雁江區段更是入選水利部2024年幸福河湖優秀案例。
水土保持工作方面,2024年,四川實施了70個水土保持重點工程和2條增發國債小流域項目,治理水土流失面積1607平方公里,并編制完成了《四川省2023年水土保持公報》。根據該公報顯示,全省現有水土流失面積10.39萬平方公里,較2018年減少0.91萬平方公里、水土保持率提升至78.88%,實現水土流失面積和強度“雙下降”。
除了針對河湖水環境進行管理以外,四川也持續落實最嚴格水資源管理。作為市民群眾喝上放心水、健康水的第一道關卡,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2024年,四川完成了69個重要飲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達標建設評估,建立長江流域57個、省內171個集中式飲用水源地管理名錄。
同時,四川組織完成了第三次水資源調查評價和地下水資源監管要素調查評價,初步核算全省地下水可開采量約146億立方米。在國家130個重要地下水監測站的基礎上,補建32口監測井填補監測“空白”。
依托于水資源管理的顯著成效,全省農村供水工作也取得新進展。通過推行特許經營、政府購買服務等多種供水管理模式,四川正推動農村供水企業化專業化管理。目前,全省有78個縣基本實現縣域統管,占有農村供水任務的178個縣的43.8%。
同時,省水利廳指導2.13萬處集中供水工程規范化達標、554處千噸萬人供水工程實現標準化達標,達標率分別達到100%、82.3%,青白江區等8個縣(區)達到水利部縣域農村飲水安全評價標準。
來源:央廣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