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時期是武威水務邁入良性發展的關鍵時期,我們要進一步轉變思維方式,理清發展思路,把問題做成項目,把項目爭取為資金,把資金變成精品工程。加快轉變發展方式,增強水務保障能力,努力做到以項目促發展,以發展促跨越,推動水務工作再上新臺階。”市水務局局長張發基如是說。
“十二五”期間,要大力發展民生水利、生態水利、資源水利和可持續發展水利,以此助推武威經濟社會跨越式發展。重點做好五個方面工作。
以編制“十二五”水利規劃為契機,明晰思路,促進可持續發展。我們將圍繞“至‘十二五’末,全市用水總量控制在17億立方米以內,爭取蔡旗斷面過水量達到2.9億立方米以上。解決農村64.27萬人的飲水安全問題,基本實現全市農村戶戶通自來水的目標。加快灌區節水改造,末級渠系配套襯砌率達到60%以上,井水灌區灌溉水利用系數提高到0.8以上,河水灌區灌溉水利用系數提高到0.6以上。加強水資源的配置管理,進一步優化用水結構,農業用水比例降低到70%以下,全市萬元GDP用水下降30%,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下降20%,全面提高用水效率和效益。”的基本目標,以節水型社會建設為主線,全面落實《石羊河流域重點治理規劃》為首要任務,以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和效益為核心,準確把握國家政策導向和水利建設方向,從有利于保障和改善民生,提高水利服務能力,保障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和推動發展方式轉變出發,加強上下游水資源的調度管理,統籌生活、生態和生產用水,促進全市水務事業跨越式發展。
以重點治理為首要任務,加大項目爭取力度,夯實水利發展基礎。以“十二五”水利發展規劃項目為依據,爭取國家和省上支持。實施大靖河、馬家磨河、六壩河和馬蹄河等中小河流治理項目和楊家壩河、金塔河、石羊河松濤段城市防洪工程;爭取開展金強河、松山、永豐灘等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建設項目;開工建設大靖峽、科拉、柏林等水庫除險加固項目。繼續抓好小型農田水利工程重點縣建設項目和投資的落實。
以水權制度改革為核心,強化水資源管理,提升保障能力。爭取實施景電二期延伸向民勤調水改擴建項目;爭取實施西營石嘴水庫及向武威城區供水工程、天祝石門河調蓄引水等水資源開發利用工程。強化水資源的配置管理,制定和落實水資源合理配置、高效利用、節約保護方案,使農業用水比例降低到70%以下。
以節水型社會建設為主線,強化制度約束,推廣各種節水技術。立足于解決水資源問題,立足于促進用水方式和發展方式的轉變,立足于用水效率和效益的提高,全方位、多層次開展節水技術的培訓。著重進行末級渠系和計量設施的配套建設,注重滴灌、管灌等高效節水技術的推廣應用和效益發揮;著重加強用水新工藝、新技術的應用,注重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的降低和用水重復利用率的提高;積極開展節水型灌區、節水型單位的創建活動。建立以水權管理為核心的水資源管理體系,與水資源承載能力相適應的經濟結構體系,與水資源優化配置和高效利用相適應的工程體系,切實轉變水資源粗放利用方式,促進生態環境改善。
以農村飲水安全為重點,大力發展民生水利,提升服務能力。以集中供水工程為主,高起點、高標準,提高農村自來水普及率,解決64.27萬人的農村飲水安全問題。加大山洪災害防治、城市防洪、抗旱應急水源、抗旱防汛應急防御工程建設的爭取力度,著力構建防洪減災體系;爭取實施水資源節約保護、重點飲用水源地保護項目、生態修復、水土保持、水利信息化等項目。(范曉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