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灣碧水穿鎮過,兩岸人家枕河眠”——這幅浸潤著江南煙雨的水鄉畫卷,正是丹徒區寶堰鎮的真實寫照。作為與水共生的千年古鎮,該鎮始終將水環境管護作為生態文明建設的核心任務,通過河道治理、管網升級、農污攻堅等“組合拳”,鎮域水體煥發勃勃生機,勾勒出江南水韻新圖景。
清淤疏浚煥新顏,水質提升見實效 河道是水生態的“主動脈”,寶堰鎮以年度攻堅為抓手,持續為河道“舒筋活絡”。2020-2022年,老通濟河清淤整治工程分階段推進,從鎮中路至103縣道段累計疏浚河道766米,清淤6.6萬立方米,新建生態駁岸380米,河坡綠化面積達3600平方米,讓老河道重煥生機;燕子山引水河整治工程投資120萬元,清淤4.1萬立方米,植草護岸1509米,生態修復成效顯著。2022-2023年,聚焦省考斷面治理,對勝利河臺莊橋斷面、通濟河寶埝橋斷面開展多輪清淤,累計疏浚河道3000米,為水質達標筑牢根基。“十四五”期間,寶埝橋、臺莊橋兩斷面平均水質穩定達地表水Ⅲ類標準。
織密污水治理“脈絡”,破解集鎮排污難題 針對管網破損、雨污混接等“癥結”,寶堰鎮以“繡花功夫”推進系統改造,2022-2023年,投資400萬元實施寶堰集鎮污水截污改造工程,對鎮陽路以西13.4萬平方米區域新建污水重力管400米、壓力管900米,配套3座提升泵站,同步更新雨污水管道400米,徹底解決老鎮區污水散排問題。2024-2025年,老通濟河控源截污工程通過末端截流技術封堵污水排口,老通濟河補水與通濟路雨污分流改造項目正在推進中,計劃引入污水處理廠中水緩解河道缺水問題,同步修復錯接管網,讓污水治理“脈絡”更暢通。
系統提升水環境,擘畫水韻新篇 過去五年來,寶堰鎮在水環境治理領域實施系列攻堅舉措,但對照生態文明建設的更高要求和群眾對宜居水環境的殷切期盼,仍存在提升空間。為此,該鎮以“長治久清”為目標,制定三大攻堅方向:
集鎮雨污分流攻堅,推進北部工業園區、老集鎮及東進路地塊雨污分流改造,填補管網空白;實施污水主管網檢測修復,夯實收集基礎;農污治理設施全覆蓋,2025年完成老莊洋、俞甲等4個自然村治理;2026年啟動包巷、萬興莊等3個自然村項目,實現農污治理全域覆蓋;開展面源污染綜合治理,融合生態農業理念,推廣“光伏+生態養殖”模式,削減農業面源污染,實現尾水循環利用,讓碧水清流成為寶堰發展的鮮明底色。
從河道清淤到管網升級,從集鎮治理到鄉村攻堅,寶堰鎮以“治水”為筆,在江南水鄉畫卷上勾勒出生態與發展的和諧線條,讓“水韻寶堰”的名片更加靚麗。
來源:金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