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浙江杭州一路北上,京杭大運河串聯錢塘江、長江、淮河、黃河、海河五大水系,抵達北京。
中辦、國辦發布的《關于全面推進江河保護治理的意見》提出,“推進母親河復蘇行動,開展華北地區主要河湖生態補水,保障永定河、京杭大運河水流全線貫通”。2025年京杭大運河全線貫通補水任務于2月啟動,3月21日實現全線過流,7月初順利完成。
自2022年以來,京杭大運河已連續4年實現全線水流貫通,這是如何實現的?為沿線帶來了哪些改變?記者進行了采訪。
——編者
從斷流到復蘇
跨流域配置水資源,多路水源合力補水
一曲河灣,攬入運河人家。村里的磚井,清水復涌,轆轤聲響。
運河水來,古井又見清水?!霸?,隨著運河斷流,地下水位下降,上世紀80年代,古井干涸?!焙颖睎|光縣油坊口村黨支部書記王玲回憶。前些年,村民發現古井里有水涌動?!笆±锏乃膶<腋嬖V我們,古井有水,少不了大運河的幫忙,古井的水深已經漲到了6米?!蓖趿嵴f。古井成風景,油坊口村靠著運河風光,打造農家休閑游園,發展鄉村旅游。
京杭大運河過去因何斷流?“從歷史原因看,1855年黃河改道沖斷京杭大運河,隨后因鐵路的建設和海運的發展,黃河以北河段漕運功能廢棄。從水資源條件看,黃河以北河段所在的海河流域屬于資源性缺水地區,加之沿線地區曾過度開發利用水資源,導致地下水超采,北運河、南運河等河道長期斷流,衛運河等河道呈現季節性斷流,甚至長期干涸?!彼亢:铀瘑T會水資源節約與保護處處長梅傳書介紹。
本次補水集中在京杭大運河黃河以北河段,包括通惠河、北運河、小運河、衛運河、南運河等?!斑@些河段具有防洪排澇、輸水供水、涵養生態等多種功能。開展補水,對暢通水脈、激活動脈、傳承文脈發揮著重要作用?!彼克娨巹澰O計總院博士馬若綺介紹。
水從哪兒來?跨流域配置水資源,多路水源合力補水。水利部組織有關單位和京津冀魯4省份,統籌調度長江水、黃河水、永定河水、灤河水、當地雨水、再生水。截至7月1日,各補水水源累計向京杭大運河黃河以北河段補水7.88億立方米,完成計劃補水量的142%。
四面八方的來水,如何有序匯入京杭大運河?水利工程協同配合,關鍵閘門有序啟閉,引導汩汩清水沿著既定線路流動。在引黃濟津潘莊線路應急輸水漳衛新河倒虹吸工程,黃河水和長江水在此相匯?!芭饲f總干渠引來黃河水,南水北調東線北延工程引來長江水,兩水匯合之后,經過倒虹吸工程入南運河?!焙:铀瘑T會四女寺引黃水文站站長孫磊介紹。
“人工+無人機+視頻監控”“夜間巡查+監督性監測”等舉措,一路護送清水。在京杭大運河河北衡水段,衡水水文中心監測科科長陳曉和同事們忙著測水位、流量?!盁o人船、走航式ADCP(聲學多普勒流速剖面儀)等設備,實時監測各斷面流量,我們在保證沿途分水口引水灌溉的同時,確保下游有足夠下泄水量?!标悤哉f。
南水北調、引黃濟津、引灤工程、官廳水庫等水利工程相互配合、蓄引提調,實現水資源跨區域跨流域配置。京杭大運河全線貫通的背后,是國家水網的循環通暢、調控有序。
從好風景到好前景
水生態向好,大運河之景催生新業態
水清、岸綠、河暢的景象回來了。
在山東嘉祥縣的梁濟運河畔,柳樹、拱橋相映成趣。“不少人來大運河邊散步、寫生、航拍,來葡萄園采摘。”嘉祥縣紅聯村華生祥葡萄種植專業合作社負責人苗華章介紹。嘉祥縣積極推動大運河國家步道及配套設施建設,培育戶外運動、生態休閑等產業。
水利部門利用河湖遙感影像以及水質監測、水生態調查等,分析京杭大運河黃河以北河段補水前后變化。結果顯示,2022年至2024年,黃河以北707公里河段均實現了全線水流貫通,水面面積較補水前有所增加或保持穩定,河道地表水質明顯改善。
地下水水位回升。2022年至2024年,京杭大運河黃河以北河段總入滲水量達5.31億立方米,河段補水影響范圍最遠達到4.31公里。
生態向好,周邊群眾吃上“生態飯”“旅游飯”。河北大名縣整合大名古城、愜山湖等景點,設計精品旅游路線,培育沉浸式演藝、特色民宿等多種業態?!按筮\河文化、水滸文化引來客流。我們升級客房,為游客提供更好的住宿體驗?!贝竺h“水滸人家”民宿負責人李靜靜介紹。
大運河之景催生新業態。京杭大運河既有生態環境價值,又具備旅游文化價值。各地在加強生態保護的同時,積極培育文化體驗、科普教育、休閑農業等新產業新業態,以水興業、以文塑旅,推動文旅深度融合。
從長流水到常態治
久久為功,從水里到岸上系統發力
京杭大運河貫通補水是不是簡單“輸血”?能不能可持續?
水利部水資源管理司有關負責人介紹,這項工作是結合南水北調東線北延工程供水和引黃供水同步開展的,相關部門和地區統籌本地水和外調水,優化水資源配置,調劑余缺,實現空間均衡,保障沿線用水需求,并助力河湖生態復蘇。
從效果看,補水并不是無節制調水,而是把一部分用于灌溉的地下水置換出來,進而減少周邊地下深層承壓水開采,助力地下水水位回升,形成地表水和地下水的良性循環。此外,通過補水塑造水流,沖刷河道,減少河床淤積,改善河道水生態環境。在本次補水任務中,大運河沿線累計引水2.56億立方米,用于置換58.14萬畝農田灌溉取用地下水,完成計劃置換深層地下水灌溉面積的126%。
從全流域看,京杭大運河地理空間跨度大、文化資源豐富、經濟地位重要,在生態涵養、輸水供水、內河航運、文化傳承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必須久久為功,系統發力。
“各地應精準施策,保護治理水系和河道?!瘪R若綺介紹,針對京杭大運河黃河以北河段水資源短缺的問題,著重開展生態補水、實施水源置換;針對黃河以南河段航運繁忙的特點,重在改善水質,保護水生態環境。
從水里到岸上,綜合施策。針對一些河段無序開發、侵占河湖水域等問題,水利部門和相關地區開展大運河“清四亂”行動,嚴格管理涉河湖活動,大運河面貌得到改善。水利部有關負責人表示,大運河歷經2500多年的滄桑變遷,本身就是珍貴的文化遺產。水利部門將著力改善河道水系、完善防洪排澇功能、加強水生態保護與修復、推進航運綠色發展,保護好大運河,使大運河造福人民。
來源:人民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