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蔚藍色的星球上,70%的面積被水覆蓋;可是,在人類居住的陸地上,卻常常發生旱災。究竟是水資源匱乏,還是人類缺少先進的治水文化?
作為這個地球上的東方國家,中國具有天然的區位優勢。高高隆起的青藏高原和云貴高原,不僅儲藏著萬年的冰川,而且自東向西階梯狀的地形,使得高原流水源源不斷地滋養著我們的家園。
可是,自古至今,中華民族始終害怕洪水泛濫。無論是堵塞還是疏導,無論是修筑大堤,還是挖掘運河,人們總是期盼著澤國變成萬頃良田。或許是水力資源過于豐富,或許是人們不堪忍受水患,所以,在中國的治水文化中,疏導總是優于堵塞,人們盼望著泛濫的洪水能夠東流入海,古老的大地上再也沒有云夢大澤。
可是驀然回首,我們這才發現,原來我們的水資源是如此的匱乏。送走了滔滔東去的河水,我們卻不得不忍受干旱的折磨。那時曾經困擾我們的洪水,原來是上天賜予我們的雨露恩澤。西南地區的旱災,仿佛是上天對我們的一次提醒——我們是否過于酷愛土地,以至于容不下洪水的存身之地?
我們總是習慣于把地球作為我們的母親,試圖借助于自己的力量,改變她的模樣。這個誕生人類的美麗星球是如此的令人著迷。她的風雪雷電,仿佛就是她的喜怒哀樂;她的四季輪回,仿佛就是她變幻的容顏。依然躺在母親懷抱中的人類,或許過于自信,希望借助于自己的力量,改變這個星球上的一切。可是,我們面對母親甘甜的乳汁,行為卻是如此的不堪。我們希望奔騰而來的洪水,遠離我們的家園。可是,我們不知道,現在居住的地方,本來就是他們的家園。是人類把自己置于尷尬的境地,排干了湖泊,放走了洪水,可是,卻不得不忍受著干旱。
面對西南地區大規模干旱,我們這才猛然意識到,原來我們曾經棄置不用的寶貴洪水資源,就是我們的生命線。既然我們需要他們,那么,我們就應該千方百計地留住他們的腳步,讓他們靜靜地淌下,成為滋潤我們的甘甜乳汁。
在長江大河上修建水壩,是人類文明必然的選擇。地球的旋轉,無法保證青藏高原、云貴高原積雪不斷,當千年的積雪融化為水,奔流入海之后,我們就失去了生命之源。因此,在地球母親尚未拋棄人類之前,我們應該以虔誠的心態,把那些融化的千年冰川,小心翼翼地保留下來。這不是與大自然對抗,而是要讓那些曾經干渴的土地重新得到滋養。
失去之后,我們才知道珍貴;面臨威脅,我們才感到遺憾。那些常年在我們腳下奔流的千年大河,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讓我們感到親切;那些曾經困擾我們的特大洪水,現在看來也是人類吐故納新的新鮮血液。不要等到干旱之后,才想到曾經有過的河流;也不要等到失去家園之后,才知道我們是多么的不堪。
世界上有多少國家為了爭奪水資源,而大打出手;世界上有多少民族因為缺水而四處搬遷。上帝對每一個民族都是公平的,只不過上帝沒有告訴人類,如何善待水資源。當我們重新審視西南的旱災,我們是否還記得那些奔騰洶涌的河流,我們是否為了圈占更多的土地,而把湖水驅趕到東海邊。
高高隆起的大廈,仿佛是人類新的地平線。可是,如果我們忘記了腳下的河流,那么,所有的高樓大廈都將轟然倒塌,所有的繁華都將煙消云散。大自然以一種近乎殘酷的方式提醒人們,只有留下匆匆而去的水資源,這個世界才能國泰民安。
東高西低的地理位置,讓我們享受著人類最好的資源。假如我們東施效顰,照搬其他國家治理河流的經驗,拒絕修筑大壩,讓奔騰的河水一瀉千里,那么,這個民族早晚會失去賴以生存的空間。
重新反思中國古代的治水文化,在那個人煙稀少的年代,人們當然希望洪水遠離視線。在那個狂熱的年代,我們堅信人定勝天。我們排干湖水,為的就是能種植更多的莊稼,養活更多的人口。現在看來,如果沒有水資源,我們的一切努力都是枉然。
記住這些教訓吧!讓那些反對修建大壩的人們到云貴高原去看看渴望的眼神;讓那些引水東流的人們,看看當地居民破爛不堪的家園。從現在開始,改變傳統的觀念;讓我們像保護自己的生命一樣,善待水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