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市環保局獲悉,截至去年,我市已連續四年超額完成省下達的減排任務。根據國家核查的結果,自2006年以來,我市COD和二氧化硫累計削減量已完成“十一五”目標的94.5%和124%,污染物減排工作在全省居領先地位。
我市資源消耗型、勞動密集型企業多,污染物減排工作艱巨。為了給社會跨越發展騰出環境容量,市委、市政府近年來通過實施產業結構調整、全面推廣清潔生產和循環經濟的手段,使污染物排放總量逐年下降。針對隨著沿江、沿海開發勃發,大項目蜂擁而至的局面,我市又通過持續實施工程減排,嚴格的項目審批制,創新減排激勵機制和擴大污水處理能力等一系列措施,使污染物排放總量得到有效的控制。據市環保局介紹,僅去年,我市就完成59個重點減排項目;否決污染項目101個,涉及投資額27.8億元;對23家市區重污染企業實施差別水價,迫使企業增強減排;淘汰161.5兆瓦小發電機組,使全市現有電廠機組脫硫率達99.8%;新建、擴建污水處理廠29座,新增污水日處理能力20.85萬噸。到目前為止,全市污水日處理能力累計達100萬噸,是“十五”期末的4.5倍。
雖然我市總體上較好地完成了省下達的污染物減排任務,但各縣(市)區之間任務完成情況很不平衡。為此,市政府已要求各地、各部門從嚴控制污染新增量;大力推進污水處理設施建設;著力提高減排設施的運行效率;進一步擴大差別水價實施范圍等一系列措施,進一步推動全社會節能減排。據悉,市政府已對沒有完成2009年減排任務的地區,啟動了建設項目環境評價限批措施。建設、供電等部門將對運行不正常的污水處理廠和脫硫設施采取核減污水處理費和脫硫優惠電價等懲罰措施;環保部門還將對全市20噸以上燃煤鍋爐全部接入煙氣脫硫在線監控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