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雙三十”單位,秦皇島港在生產過程中,嚴格內控指標,因此對完成節能減排目標任務持樂觀態度。執法檢查組在秦皇島港了解到,該企業通過中水利用工程,既節省了大量的水資源,又減少了煤塵排放,實為經濟效益與環境效益均顯著的雙贏工程。
巨網筑起抑塵墻
秦皇島港口的煤炭粉塵一度為秦皇島市空氣質量的“頭號殺手”。為了減少煤塵污染,秦皇島港引入高新技術,自2008年起,著手建設巨大的防風抑塵網——總長1750米、高23米的煤三期防風網工程。據介紹,此工程通過降低堆場的起塵風速,改善堆場區域風場的紊流度來減少煤塵排放量200噸左右,有效改善了港區和城市的環境質量。
為有效減少煤塵,秦皇島港三公司對進車線原有的除塵系統進行了維修與完善,年減少煤塵排放量12噸。
中水降塵效果明顯
檢查組在秦皇島港實地察看防風網時,突然看到不遠處平地滾起一大團黑煙霧。大家急切詢問原因。工作人員解釋說,這是卸貨時產生的煤粉塵,“不用擔心,周圍一直有水噴淋降塵,粉塵擴散不出去。”果不其然,話音剛落,粉塵也被“壓”下去了。
煤炭堆場露天堆放著大量的煤炭,每天,需要對這些“小山連小山”似的大煤堆進行三次噴淋降除塵。除塵所需大量的水從何而來?據介紹,為解決除塵水源問題,秦皇島港大力開發中水除塵技術,對煤炭堆場灑水除塵系統及翻車機房灑水除塵系統進行了除塵改造和管網連接。并先后投資2500萬元,建設了東港污水再生處理工程,每年供東港區300多萬噸除塵水;投資320萬元西港區除塵水處理工程,每年供西港區10萬噸除塵水。
除塵水的開發利用,為秦皇島港的煤塵防治提供了充足的水源,既節省了大量的水資源,又減少了煤塵排放。另外,因為東部污水再生處理工程的水源來自于市污水處理廠,此工程還為秦皇島市完成COD減排指標作出了貢獻。
秦皇島港今年完成的煤一期單機除塵系統改造、煤三期堆場灑水除塵系統改造、煤四期大機灑水除塵系統改造和正在實施的防風網二期工程等項目,將進一步完善現有的除法系統功能,提高防塵能力,提升區域環境質量。(記者張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