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上午,新中國治淮60周年紀念大會在蚌埠隆重召開。水利部部長陳雷、省長王三運出席大會并分別講話。水利部副部長矯勇,國務院南水北調辦公室副主任蔣旭光出席會議。河南省副省長劉滿倉、安徽省副省長趙樹叢、江蘇省副省長黃莉新、山東省副省長賈萬志講話。省政府秘書長梁衛國和省直有關部門負責同志出席大會。
淮河流域跨河南、安徽、江蘇、山東4省,全長1000公里,面積27萬平方公里。新中國成立之初,中央政府作出治理淮河的決定,毛澤東主席發出了“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號召,掀開了大規模治淮的壯麗篇章。1991年淮河大水后,國務院作出進一步治理淮河的決定,實施了以防洪排澇減災為主的19項治淮重點骨干工程,淮河干流及沿淮城市抵御洪水能力從不足50年一遇提高到百年一遇。位于我省的淮河中段是治淮的重點和難點,60年來,我省治淮工程累計投入478億元,初步建成防洪、除澇、灌溉三大工程體系,在防洪減災、農業增產、生態環保、協調發展等方面產生了巨大效益。今年國務院治淮工作會議明確新一輪治淮的目標任務,當前淮河治理邁入新的歷史階段,面臨新的重大機遇。
王三運在講話時指出,治淮建設是我們黨和國家治水安民的一座歷史豐碑,是新時期科學發展的一場偉大實踐。千里淮河翻天覆地的變化,是黨中央國務院堅強領導的結果,是沿淮人民無私奉獻的結晶,是我國綜合國力不斷提升的展現。從歷史中走來,我們要倍加珍惜治淮建設來之不易的成就,始終肩負起淮河安瀾、人民安寧的歷史責任,堅持科學治水理念,發揚團結協作精神,把治理淮河的千秋大業不斷推向前進。
王三運強調,在治淮建設新的歷史階段,我們要牢記胡錦濤總書記“防范水患任何時候都不能松懈,興修水利任何時候都不能松勁”的重要指示,全面貫徹國務院治淮工作會議的戰略部署,大力弘揚“顧全大局、自強不息、同舟共濟、科學治水”的王家壩精神,進一步轉變淮河治理思路,扎實推進新一輪治淮任務,不斷提高流域防洪保安、水資源保障和水環境保護能力,努力讓淮河流域早日實現長治久安,讓沿淮人民早日過上全面小康的美好生活。
陳雷在講話中充分肯定治理淮河取得的偉大成就。他說,淮河是新中國第一條全面系統治理的大河,60年來,勤勞智慧的淮河流域人民,戰勝各種艱難困苦,開展規模空前的治淮建設,防洪排澇減災體系基本形成,防汛抗旱斗爭取得重大勝利,水資源保護和開發利用成效顯著,依法治水管水全面推進,為淮河流域經濟發展、社會進步、人民幸福提供了強有力的水利支撐和保障。
陳雷指出,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要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推進治淮工作的決策部署,牢固樹立以人為本、人與自然和諧的治水理念,積極踐行可持續發展治水思路。堅持蓄泄兼籌,進一步提高流域綜合防洪能力。堅持因地制宜,進一步完善水資源優化配置格局。堅持節約保護,進一步增強水資源安全保障能力。堅持依法治水,進一步強化流域水行政管理。堅持科技創新,進一步提高治淮工作科技貢獻率。堅持團結治水,進一步凝聚全社會的治淮合力,把淮河修好管好,確保淮河安瀾,確保沿淮人民安居樂業。
水利部直屬單位和清華大學、武漢大學、河海大學等高校負責同志,特邀院士和專家等出席大會。(記者:曹顯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