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衛視3月15日《國際新聞》節目播出“郭位:核泄漏最壞情況為污染地下水資源”,以下為文字實錄:
王若麟:此次日本核危機引發了全球有關核能安全的廣泛關注,究竟核電站爆炸的危害到底有的大,又會給人類自身造成哪些長期的影響,今天我們繼續請核問題專家,香港城市大學校長郭位先生來為您解讀,郭校長您好。
郭位:您好。
王若麟:剛才我也講到了一些輻射帶給人類的影響,但是現在事態并沒有得到有效的控制,而且據今天的新聞講了,日本的防化部隊也已經撤出了中心區,就目前的程度而言進一步惡化,最大程度的損害能有多大?
郭位:OK,最嚴重的事情就是核破裂,破裂的話,核燃料會從地底泄漏出來,對地下水資源會有影響,這是最惡劣的狀況,根據目前的資料我們沒有辦法了解核破損的機率怎么樣,看起來第一場第一個反應區跟第三個沒有事情發生,不過第二個還需要觀察一下,必須要提供我們一些資料。
王若麟:遇到這樣的問題,人類到底該怎么去處理,將核輻射降到最低,不再次發生爆炸或者是核輻射的再次泄漏?
郭位:現在最緊要的問題,毫無疑問的必須要讓核反應區的溫度繼續降低,這是唯一可以做的事情。
王若麟:這個工作的難度大不大呢?就現在的情況而言。
郭位:這個難度應該不算很大,現場第一次把海水灌進行的時候,就已經決定要把核電廠封閉了,因為灌了海水之后,核電廠就不能再用了,他們已經做了破釜沉舟的方法。
王若麟:為什么又能接二連三的發生爆炸,在四個反應堆當中?
郭位:三次的爆炸跟核本身的爆炸都沒有關系,這三次中第一個爆炸是核反應堆上面的氣體壓力太大,溫度太高,所以產生了爆炸,對核反應區沒有影響。第二個爆炸是減壓氣,減壓氣是在核反應區外面,減低整個反應區里面的減壓池產生了爆炸,這個爆炸跟核反應區本身是沒有關系的,第二場第三個爆炸有可能造成核旁邊會造成破碎,但是目前我們沒有資料,沒辦法說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