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昨天是第十九屆世界水日,由市汾江辦、市水務局等部門聯合主辦的“城市與水”論壇上,市民不斷“發炮”。佛山水務局長韋奕銓坦承,由于兩三成管網鋪設滯后,導致本應進入污水處理廠的污水,被排入內河涌。據悉,今年佛山將推行排水許可制度。
南都訊 記者 朱利輝 通訊員 張智誠“城中村的內河涌非常臟”“今年會不會有水浸街?”昨天是第十九屆世界水日,由市汾江辦、市水務局等部門聯合主辦的“城市與水”論壇上,市民不斷“發炮”。佛山水務局長韋奕銓坦承,由于兩三成管網鋪設滯后,導致本應進入污水處理廠的污水,被排入內河涌。據悉,今年佛山將推行排水許可制度。
現場:市民送水肯定治水成績
論壇開始不久,一市民拿出兩瓶水送給嘉賓。其中的一瓶黃褐色的水明顯渾濁,來自污水處理廠處理前的污水,而另一瓶水則呈青色,據稱來自三水西南涌的河涌水。該市民稱“希望以后佛山城區的河涌,能向西南涌的水一樣清。”。
而老佛山人楊先生,也將自己拍攝的兩幅照片送給了市水務局長韋奕銓。楊先生回憶說,其中一幅作品是37年前拍攝的汾江河,那時汾江河河水清澈,每到夏天不少市民都在汾江河游泳。而另一幅照片是6年前拍攝的,當時汾江河已經黑臭。
部分污水直入內河涌
“汾江河變清后,城中村的內河涌何時整治?”昨天論壇上,有市民發炮。對此,韋奕銓解釋說,十一五期間佛山的污水處理廠已經從原來的8間增加到51間,污水處理量也從30萬立方米/日增加到220萬立方米/日。但污水管網的鋪設卻滯后了大約20%-30%,“也就是說污水,目前還是排到了內河涌”。
“未來幾年將以內河涌整治為重點”,韋奕銓表示,佛山內河涌共有2802條,共5000多公里,今后幾年一定會逐步治理。據悉,今年佛山將推行排水許可制度,“即是經過論證后,企業只能向外排出一定量的污水,必須有排水的總量控制。”
關注
禪城為何水浸街?
●排水管網老舊
市水務局總工程師劉建峰回應,在禪城區的老城區,排水管網建設較落后,禪城東華里片區甚至還有民國時期的排水管道。
●施工泥漿堵塞下水道
三舊改造項目接連上馬,此外,近年來佛山市不少大型工程開工,施工中產生的泥漿可能夾雜在雨水中流入排水管道,造成附近下水道堵塞。
鏈接
今年降水量:平水偏豐年
南都訊記者吳剛記者昨日從廣東省水文局佛山分局獲悉,預計2011年降水量為平水偏豐年;發生流域性大洪水的可能性不大,但發生局部災害性暴雨洪水可能性較大。
水文部門表示,預計北江干流水道三水水文站可能出現年最高水位7.5米左右(接近五年一遇);年最大流量超五年一遇;西江干流水道馬口水文站可能出現年最高水位7.5米左右(接近五年一遇);年最大流量超五年一遇。
工作人員正在打撈河上漂浮的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