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濱海高新訊 甜水入農家,這是天津市濱海新區大港農民期盼已久的大事。讓10萬農民結束喝苦水、喝咸水的日子,像城里人一樣喝上灤河水,讓甜水進入農村中心居住區,是濱海新區大港2010年的民心工程之一。
在濱海新區大港工委2010年工作要點中明確提出:堅持城鄉并舉,大力推進新農村建設,不斷加快農村城鎮化進程,實施灤河水入農戶工程,向涉農鎮街中心區供應灤河水。據悉,目前大港農村生活用水都是地下水,盡管過去幾年實施了地下水安全飲用工程,但仍不是高品質的安全水,盡快解決農村飲用灤河水問題,是大港農民的迫切愿望。濱海新區領導和大港工委領導對大港南部地區引灤河水入農村中心居住區工程非常重視,多次聽取匯報,要求盡快開工,讓農民盡快享受到新區成立以來的實際成果。
據了解,隨著天津煉油廠和大化纖的開工建設,1976年寶坻水的引進保證了大化纖的生產用水,大港城區的大部分居民也用上了甘甜的寶坻水。 1982年5月,引灤工程拉開序幕,經過建設者480個日日夜夜的艱苦奮戰,灤河水流進了津門。1995年,隨著天津14萬噸乙烯的投產,灤河水流進了大港,從此,大港城區居民告別了喝苦水咸水的時代,分別喝上了寶坻水和灤河水,機關、企業和家庭都安裝了水表。鄉鎮也開始了水源的凈化、除氟工作,讓農民喝上放心水成為大港歷屆執政者不懈努力的目標。
大港位于天津濱海地區,地勢低洼,鹽堿程度高,這里的村民祖祖輩輩喝的是地下水。由于地下水又咸又澀,含氟量高,村民容易得牙齒黃色病和骨質疏松病。為解決群眾的喝水大事,從2006年開始,大港實施農村安全飲用水工程。整個工程累計建設完成58處除氟站,全區73個行政村全部實現了由除氟站供給地下水,水的平均含氟量低于0.4毫克/升,徹底解決了農村飲水水質不達標的問題,10萬農民全部喝上了符合衛生標準的安全水。
據了解,由于大港地下水水質為V類水,氟含量、氯化物、硫酸鹽、溶解性總固體嚴重超標,雖然已實施了地下水除氟安全飲用水工程,但因水質和水量制約,仍不能滿足農村居民的生活飲水需求。同時,由于農村居民長期開采地下水,也加劇了農村地區地面沉降。為了徹底解決這些問題,今年,大港把灤河水入農村工程列為惠及農村居民10件實事之一。3月,大港南部地區引灤河水入農村中心居住區一期工程已經動工;4月,全面啟動引灤河水入農村中心居住區工程。根據計劃,在三年時間內,大港將實現向涉農街鎮22個樓房居住區和30所學校供應灤河水。屆時,10萬大港農民將全部喝上清潔安全的灤河水,徹底解決農村居民及農村學校師生的飲水安全問題。實施灤河水入農村工程,將大大改善農村居民的生活飲水質量,同時控制地面沉降問題。
喜訊傳來,廣大村民激動地說:“由于自然條件等原因,我們長期喝咸水,近年來,黨和政府千方百計為我們老百姓解決吃水問題,從2006年開始興建大港農村飲水安全工程,投資建立了純凈水廠,使我們家家戶戶都喝上了純凈水。如今,黨和政府又組織實施引灤河水入農村居住區工程,進一步改善我們農村的飲水問題,充分體現了新區領導,大港工委、管委會的領導對我們百姓的關心,對百姓的熱愛。甜水入農家,這是我們祖祖輩輩做夢都期盼的大事,是造福子孫的好事,我們打心眼里高興。我們對這項工程充滿期盼,充滿希望”。
為把好事做好、做實,大港工委、管委會領導要求各參建單位增強為農民辦事實、辦好事的責任感、緊迫感,嚴格按照工程管理要求,保質量保進度,使這項工程成為優質工程、安全工程,同時各鎮街黨委、政府、各村兩委班子要按照工程質量和進度要求,積極配合,做好各項工作。相關部門表示,目前他們已經制定了詳細方案,作了細致分工,明確了職責,分解了任務。廣大也村民表示,將全力配合,確保工程順利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