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澈的小河繞城而過,碧綠的草地擁抱房屋,綻放的花朵開滿花園……
撿起紙屑丟進垃圾桶,節約使用每一滴水,每年栽下一棵樹……
在工業經濟發達的今天,臺州該怎樣作答“生態文明建設”考卷?人們以怎樣的態度對待自然?節能減排、發展循環經濟、開發新能源,為未來贏得發展空間,這是必走之路。
除此之外,善待自然,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發展,離不開生態環保觀念的培育、綠色消費習慣的養成,更離不開人人參與,共享低碳生活方式。
多城同創,建生態宜居家園
今年2月,市四套班子領導,來到椒江區十塘沿海防護林建設現場,參加義務植樹活動,揮鍬播下一片新綠。市領導帶頭植樹,成了每年一項常規工作。
為家鄉添抹新綠,從城市到農村,群眾在行動。今年3月,路橋蓬街私立中學組織學生,在校園種下一批樹苗。該校團員還把“添綠”活動延伸至校外,在東方大道種下一片“團員林”。
按照“森林臺州”和新農村建設的要求,農村大力實施村莊綠化,今年新種喬木約100萬株,綠化投資近4000萬元。今年,全市要建成100個省、市級綠化示范村,啟動500個村莊的綠化建設。
去年,我市成功通過創建國家園林城市評審。遙感測試顯示,我市綠化覆蓋率為39.9%,綠地率達37.65%,人均公共綠地面積為9.41平方米,遠高于國家園林城市標準。
2006年3月,我市啟動“多城同創”工作,按照計劃,明年力爭通過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先進市測評考核,2012年力爭通過國家衛生城市、國家環保模范城市驗收,并通過國家園林城市復評。
多城同創、清潔家園,實現城鄉統籌發展,我市逐漸朝生態宜居家園的方向邁進。今年,我市啟動了“清潔家園,和諧鄉村(社區)”活動,治污保潔,農村垃圾處理機制進一步健全,農村污水處理設施不斷完備。目前,全市4088個行政村建立了垃圾清掃保潔隊伍,累計完成農村生活污水處理工程1600個。
#p#副標題#e# 環保觀念,點點滴滴入人心
“充電完畢,請拔下電源插頭以節電。”眼下,不少手機有這種“溫馨提示”。環保觀念正在點滴之間,慢慢浸潤著人們的心田。
6月5日,隨著我市“節能減排”宣傳月啟幕,一系列環保宣傳活動隨之展開,節能環保進社區、能源緊缺體驗日、我為節能降耗獻計策等各種活動,吸引了廣大市民。
6月19日,市婦聯、椒江區婦聯攜手,在椒江區云西小區開展“巾幗清潔家園行動”暨“低碳家庭·時尚生活”主題活動。活動號召婦女發揮自身示范作用,帶動家庭成員參與低碳生活,做“家庭低碳計劃十五件事”,如使用節水型潔具、隨手關燈、少用空調等。
自2004年開始,市婦聯每年都評出一批省、市級綠色家庭。今年,市婦聯將在全市培育推薦20戶省級綠色家庭,并向全國婦聯、省婦聯推薦我市綠色家庭活動示范點、節能減排示范社區、示范家庭和低碳生活創新明星。
倡導低碳生活,青年在行動。團市委和市環保局2004年發起“青春在生態市建設中閃光”系列活動,啟動了“保護母親河號”創建活動等,并建起了一批保護母親河生態監護站。
今年6月,團市委開展了“清潔家園,青年先行”主題實踐活動,號召廣大團員青年投入“清潔家園,和諧社區(村居)”行動,并將活動開展情況納入縣(市、區)團工作考核。團仙居縣委開展了“美化家園、從我做起”為主題的“八個一”活動,內容包括開展一次自我教育活動、一次文明新風宣傳活動等。
7月10日,臺州學院教育學院低碳節能宣傳實踐隊來到臨海市青少年宮,向青少年宣傳低碳生活。椒江區云健社區今年開展了“低碳家庭·時尚生活”主題宣傳,舉辦20期黑板報、宣傳櫥窗等,向社區居民發放4000余份《臺州市市民守則》、《臺州市日常規范七不》和《云健論壇——多城同創特刊》。
低碳宣傳,如一股清新的風,把“低碳”觀念送到千家萬戶……
綠色消費,擁抱低碳生活
細心的人會發現:近年來,市領導的講話稿不少是用一面用過的紙張打印的,排版很緊湊,就連字體也小了很多。
#p#副標題#e# 綠色消費,從少用一張紙開始。臺州學院教育學院低碳節能宣傳實踐隊,從6月份開始,收集單面使用的A4紙,利用反面的空白做成宣傳冊,以實際行動號召人們合理消費。
通過網上銀行、3G手機、ATM自動取款機進行交易,既快捷又環保。中國農業銀行臺州市分行致力打造“低碳銀行”,每3筆業務中就有2筆通過電子交易完成。僅去年一年,該行節約大小紙張5000多萬張。
家住臨海市大洋社區的周堯贊一家,去年被評為省級綠色家庭。這個家庭從不購買使用一次性紙杯,氣溫低于35攝氏度不開空調,家里全部安裝節能燈。臺州學院在今年寢室文化節活動中,開展了低碳寢室評比活動,一周內使用的電量等納入評比范圍,選出能耗最低的寢室。
在溫嶺市塢根鎮洋呈村,300多戶村民都使用太陽能熱水器,燒水做飯用的是沼氣。光是沼氣一項,每戶每月就能節約40多元錢。
一只20瓦的電子節能燈,照明效果跟100瓦白熾燈相同,一年僅產生20元電費,相比同等照明效果的100瓦白熾燈,一年能節省80多元錢。2008年8月,我市推出首批25萬只財政補貼節能燈以來,活動受到廣大市民的熱烈響應。今年我市將推廣64萬盞節能燈,比去年增加14萬盞。
最近,椒江的陳先生上班很少開車,從家門口騎上公共自行車,5分鐘就能趕到單位。“少開車,多騎車、多步行”,成了當今隨處可聽的一句流行語。年初,椒江區和臺州經濟開發區推出了公共自行車,至7月27日,共建成站點147個,投放公共自行車1300輛。今年,椒江區和臺州經濟開發區將建成200個站點,投放10000輛公共自行車。
節能減排,發展循環經濟,倡導綠色消費,推行低碳生活……生態文明建設,前路正長。然而,腳步不停,希望不斷。(鞠貴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