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福建省紫金礦業集團有限公司銅礦濕法廠發生銅酸水滲漏事故。下午3時50分左右,企業工作人員發現污水池的污水水位異常下降,且有酸性廢水(主要含銅、硫酸根離子)自廢水池下方的227排洪涵洞流入汀江。據初步判斷,是由于廢水池防滲膜墊層異常擾動,導致防滲膜局部破損,而6號集滲觀察井與排洪洞被人為非法打通,廢水滲透到廢水池下方的排洪涵洞,流入汀江,致使汀江部分河段水質污染及網箱養魚大面積死亡。然而,直到7月12日上午,紫金礦業A股、H股雙雙停牌,仍只字未提該廠廢水滲漏事件,只稱涉及“敏感信息停牌”。而其有關污水滲漏事故公告截至當晚接近9點才發布。一時間,停牌、信息披露違規、作假、封口等消息甚囂塵上,將紫金礦業推上了各大媒體熱議的風口浪尖,深陷“環保門”事件,難以脫身。
然而,最初很少有人會想到,這一重大污染事件最后卻成就了持續降價促銷作用寥寥,普遍停車減產不見拉動,自2008年8月中下旬以來,均價持續單邊下挫、提振無力的華南乃至全國片堿市場的一次利好,源于需求放量的真正意義上的利好。
7月15日前后,易貿資訊獲悉,紫金礦業有在市場采購片堿用于其污染治理,考慮到當前下游需求極端低迷的背景,認為對當地市場有形成一定需求拉動的可能。經過對相關事件的持續跟進,多方消息證實,受紫金礦業的采購需求拉動,目前廣東市場片堿庫存壓力確已有所緩解,支撐了當地片堿行情走穩之外,當地個別供應商更有因庫存無量而拉漲空掛的消息。據當地市場人士透露,一些中間商也開始接受略有提升后的價位。部分西北片堿企業證實,近期南方詢單相對積極,成交略有增加,而某國內主要片堿生產企業于華東的代理商也確認往廣東調貨的消息,并有華東業者表示,近日本地片堿行情有走穩表現。
對于國內燒堿市場來說,當前最關心的恐怕就是這次污水處理所形成的需求到底能有多大?事故發生后,廠家除了搶修修復滲漏的污水池之外,有通過倒入大量石灰、片堿來中和酸性污水。廠家事故應急處理小組關于“事故發生后,公司有采取了石灰片堿中和處理等一系列措施”的說法也證實了這一點。然而,紫金礦業礦長助理陳露楠曾表示的“當時傾倒的范圍僅限于污水池”卻似有疑問。有消息顯示,在事故后的十余天中,在汀江下游的金山水電站附近,時常有大卡車運來片堿倒入江中,至今岸邊仍留有其包裝袋,傾倒片堿的范圍極有可能并不止廠家所稱的發生泄漏的污水池。
就這一需求問題,部分消息人士曾透露,預計這次紫金礦業治理污水所需的片堿采購總量可能在3-4萬噸。但截至7月27日,據易貿收集的數據顯示,已有直接或間接確認供貨的片堿資源量已近3萬噸,紫金礦業采購接洽的范圍除了廣東和福建的供應之外,更有擴大至南方周邊地區,四川、湖南等地片堿企業陸續也有與之接觸的消息獲悉。因用于治理污水,加之考慮企業成本,據曾與之有過詢盤接洽的企業透露,其采購價位的意向標的較低,該生產企業銷售負責人稱,廠家對濃度要求似乎并不高,主要考慮價格因素,并不排斥較低濃度,如96%片堿等。已有確定成交的生產企業也向易貿表示,對方壓價相對厲害。此前廣東市場99%片堿主流貿易商報價在2000元/噸左右,新疆貨源車板自提報價在1950元/噸左右,內蒙貨送到價格在1950元/噸左右,這也就意味著,其主流采購價位很大程度上存在低于1950元/噸的水平的可能。此前西北資源挾成本優勢沖擊市場,低價便是其主要的競爭手段,當前證實到的供應量中也恰是以西北貨源占據絕對比重。然而,間或了解到的一些高價成交,卻讓一切顯得耐人尋味,更增添了這一需求數字的神秘感。
#p#副標題#e# 背景介紹:
據公開報道,上杭縣有關部門已于事發后砌筑3道圍堰圍堵滲漏廢水,并安裝抽水泵回抽滲水,至7月4日下午2時30分,滲水量與回抽水量達到平衡,滲漏廢水未再流入汀江。初步統計,本次廢水滲漏量約9100立方米。當地環保部門稱,大量污水排入汀江,對江水造成了污染,而從7月4日下午1時20分起,他們對汀江受影響水域按國家Ⅲ類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進行監測。監測結果為:除7日前有個別時間部分河段PH值偏低外,銅離子含量均符合國家Ⅲ類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到7月8日,汀江各取水點水樣PH值大部分已回升到6-7.22之間,銅離子含量全部符合國家Ⅲ類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簡單來說就是:水質污染主要是PH值超標,超過國家Ⅲ類水標準,水質偏酸;銅離子未超過國家Ⅲ類水標準,但超過國家漁業用水標準。至12日下午,據稱監測結果為銅含量已下降至0.02毫克/升。而另有媒體披露,7月4日汀江上杭段金山電站、澗頭電站、水西大橋、東門大橋、李家坪大橋、大沽灘大橋等斷面監測出現PH值偏酸性、銅濃度升高的現象,PH值的范圍在4.34-6.33之間,已超過國家地表水Ⅲ類水質標準限值(6-9),銅的濃度范圍未超過國家地表水Ⅲ類水質標準限值。從7月6日下午開始,棉花灘水庫進口點位有微量檢出銅,7月10日,水庫進口和庫心點位均檢出銅,PH值有所下降:水庫進口PH值范圍為5.52-6.43、銅濃度范圍為0.016-0.061MG/L,庫心PH值范圍為5.95-7.62、銅濃度范圍為小于0.01-0.028MG/L。7月12日,棉花灘水庫進口點位PH值范圍為6.34-7.43、銅濃度范圍為0.027-0.077MG/L,庫心點位PH值范圍為6.50-7.42、銅濃度范圍為0.011-0.085MG/L,大壩前點位PH值范圍為6.65-7.59、銅濃度小于0.010MG/L。
24日,紫金礦業公司主頁刊登關于“7.3”污水池突發滲漏事故處置的工作簡報稱,截至7月23日,2號堆場1號池邊坡第一層底墊已鋪設50%(總面積4016平方),池底底墊已焊接完成;并已開始2號堆場2號池底墊的鋪設工作。通過對銅礦濕法廠污水處理設施進行改造,處理能力提高到400立方米/小時;利用浮選系統及設施改造,新增處理能力200立方米/小時。開展堆場加片堿及生石灰中和處理試驗,取得了良好效果,溶液含銅濃度大大降低。截至7月23日24時,從新屋下庫區至三清亭庫區的總調水量約4.5萬方,水位標高下降至270.85米,累計下降了0.45米。22日開始再增加一條從新屋下庫區至三清亭庫區總長約5000米的輸送管道,預計7月27日全部完成。完工后輸送能力可提高到3000方/小時。
紫金礦業此次發生污水泄漏的工廠采用的是濕法煉銅的工藝,采購片堿主要應用于堆場和浮選槽中和處理含銅酸性水。由于石灰市價遠低于片堿,燒堿有強腐蝕性,容易導致過堿化,且生石灰于污水處理中形成的污泥沉淀速度快,但也存在操作難度大,產生大量污泥需要終端處置、容易堵塞管道等問題,因此很多企業通常采用生石灰和片堿共同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