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聞訊趕到該社區,在居民家中,記者看到了經過靜置之后裝在塑料瓶中的自來水,遠看整瓶水呈現淡黃的泥土色,近看之后發現塑料瓶底沉淀了一層黃褐色物質。在居民家中記者還看到,在飲水機的過濾桶底明顯出現了一圈類似銹斑樣的痕跡,裝在過濾桶中原本潔白的過濾布,在對自來水進行過濾之后已經完全看不出原本的白色,取而代之的是渾濁的泥土色,整塊過濾布遠看就像一小塊黃泥。有些家里沒有過濾桶的居民為了能喝上水,在燒開水時將白色棉質口罩放在水壺中隨水一起煮,希望能起到過濾的作用。經過兩三次濾燒后,純白的棉質口罩已經變成了泥黃色。
隨后記者走訪了社區內的其它部分住戶,居民們都表示有這種情況存在,從水管放出來的自來水很多時候都是混濁不清的,而且每天晚上十二點到早上六點都停水,又沒有人來通知為什么停水,要停多久,有的人白天上班,晚上下班回來晚了洗澡的水都沒有。春節前連著停了三天水,居民們只能去出去吃飯,要不就只有在家吃方便面。
疾控中心:“黃色自來水”系鐵銹沉積
記者跟隨居民一起帶著過濾口罩趕到新風社區辦公室向社區干部反映情況,在看到污濁的過濾口罩后,該社區的陳書記情緒激動地連連責問記者是哪家媒體的?這個過濾口罩是從哪里弄來的?把居民帶到社區辦公室是什么意思?經過幾次溝通之后陳書記才稍微放緩語氣地說,停水是攀鋼水廠為了防止居民通過滴水來蓄水使用、逃避繳納水費的無奈之舉,社區對這個事也是無能為力。隨后,她答應與記者一同前往市疾控中心,對從居民家中采來的水樣進行檢測。
在疾控中心,知道記者一行的來意后,工作人員看了看水樣說,這水樣含鐵量過高,所以出現了黃色沉淀物。造成這種情況出現的原因很可能是居民用滴水的方法來蓄水,自來水在從水廠管道緩慢流入居民用水管道的過程中,對鐵鑄水管起到了一定的腐蝕作用,產生了鐵銹并沉積在了水管中,當居民打開水管時,鐵銹便隨著水流流出了水管,就出現了之前看到的“黃色自來水”。社區內每天晚上停水,對水管增長鐵銹也是有一定影響的。鐵銹要解決只有兩個辦法,要么就是換掉水管,要么就是讓居民把水龍頭打開,把原來儲存在水管里的水都放出來。
物業:為防爆管 水廠夜間停泵減壓
過后記者走訪了該社區的物業公司“十九冶房地產物業公司”,該公司水電分公司經理孫漢新回答記者,該社區居民用水的所屬水廠已經對水樣進行過檢測,水在出廠時并不存在水質問題,“黃色自來水”產生的主要原因是管網老化產生鐵銹,加之居民用滴水的方式儲水,自來水長期停滯在管道中,使得水管生銹情況加劇,當居民打開水龍頭時大量鐵銹便會隨水流流出,使水看起來有些混濁。
當記者談到新風社區存在長期夜間停水問題時,孫漢新解釋說,攀鋼水廠實施夜間停泵減壓是整個十九冶片區都面臨的問題,并不僅僅是新風社區。他進一步解釋說,由于夜間水壓相對較大,加上原有的輸水管道老化,水管存在爆管危險,水廠出于節約用電和防止爆管危險的考慮,便在夜間居民用水較緩和的時段關掉了部分增壓水泵。部分增壓水泵被關掉后,水壓不夠,水也就不能順利輸送至地勢較高的地方。而新風社區本身地勢較高,且水是攀鋼水廠直供的,所以會在夜間在水廠關掉部分增壓水泵之后出現停水現象。
十九冶物業公司副經理吳濤表示,目前就停水問題而言,由于水廠并不是“十九冶”的資產,所以“十九冶”也沒有有效的解決辦法,只能盡力與供水廠方商量,盡量延長供水時間,把夜間關水泵時間往后推。而要徹底解決黃銹水問題就需要對轄區涉及一萬戶家庭,四萬多名住戶、數十公里長的全部管網進行改造,保守估計需要投入資金三千萬元以上。而要解決這樣一項涉及面大的民生工程,單靠企業一方努力是不可能辦到的,必須要有政府的支持和相關企業的通力合作、加大投入,才能盡早幫助居民從根本上解決用水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