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科研究中心17日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2006年-2011年中國水務行業披露的VC/PE投資案例達54起,其中48起披露了金額的案例,共涉及投資金額7.08億美元。
從年度分布的情況來看,2008年和2009年分別發生5起、6起VC/PE投資,披露投資金額分別為0.22億元和0.12億美元。而從2010年以來,VC/PE對水務行業的關注度較前幾年有較大幅度的提升。
2010年披露投資案例20起,2011年則披露案例17起,披露投資金額分別為1.18億美元和2.92億美元,均顯著高于此前年度的數據。其中2011年投資金額創下歷史新高。
清科研究中心分析師肖珺表示,由于水務行業企業的重資產特征,因此VC/PE的投資熱度于2008、2009兩年受到金融危機的影響比較顯著,所披露的投資金額出現低谷。但是隨著整體環保領域受到政策關注,并且各地水價及污水處理費普遍呈現上漲趨勢,從而實現2010年以后投資熱度的顯著提升。
清科研究中心認為,“十二五”期間,我國的污水處理行業的發展主題將由快速建廠逐漸轉變為升級改造、深度運營,并帶來相應領域的投資機會。
首先,管網是新五年規劃的建設重點。“十二五”期間一方面需要建設新增污水處理設施的配套管網,另一方面還需填補上一個五年的管網建設虧欠的歷史債。根據《“十二五”全國城鎮污水處理及再生利用設施建設規劃》, “十二五”期間,全國規劃范圍內的城鎮建設污水管網15.9萬公里,約三分之一為補充已建污水處理設施的管網,全部建設完成后將大幅提高城鎮污水收集能力和污水處理廠運行負荷率。此外,雨污分流將是污水管網的建設趨勢。
其次,污水的高標準處理需求提升污水廠的升級改造需求。根據《規劃》,“十二五”期間將對部分已建污水處理設施進行升級改造,進一步提高對主要污染物的削減能力,大力改造除磷脫氮功能欠缺、不具備生物處理能力的污水處理廠,重點改造設市城市和發達地區、重點流域以及重要水源地等敏感水域地區的污水處理廠。
此外,再生水、污泥處理等衍生行業將得到快速發展。中國是一個人均水資源占有量較低的國家,水資源地域分布也很不均衡,很多城市都處于缺水的狀態,參考以色列、新加坡等缺水國家的經驗,再生水的合理利用是改善水資源緊張的途徑之一。污水處理產生的污泥如未經合理處理則會對環境產生危害,目前我國污水處理產生的污泥還有相當比例僅進行了衛生填埋,將成為污染環境的隱患。本次《規劃》明確提出要加強污泥處置設施的建設,使污泥處理的政策支持更加明朗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