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乏蒸汽模式,首鋼京唐鋼鐵廠海水淡化項目可日產淡水5萬噸,每年可節約淡水1800萬噸。”采訪中,河北省唐山市副市長辛志純告訴記者。
首鋼京唐鋼鐵廠海水淡化項目是唐山市曹妃甸工業區重點發展的循環經濟項目之一。作為國家首批循環經濟示范區,曹妃甸工業區積極打造循環經濟,目前已經引進大型海水淡化項目2個。其中,具有國際領先水平、日產5萬噸的首鋼京唐鋼鐵廠海水淡化項目一期工程已竣工投產,另一個日產10萬噸的阿科凌海水淡化項目正在加緊建設中。
“用較低的成本進行大規模海水淡化,將對國家推進沿海地區開發建設起到重要支撐作用。從整個京津唐地區來看,水資源短缺已經成為制約區域經濟發展的主要因素。唐山向北京、天津等地輸送淡水的任務日趨艱巨。從產業經濟發展來看,海水淡化項目對于曹妃甸形成循環經濟產業鏈條同樣至關重要。”河北省委常委、唐山市委書記趙勇向記者闡述了在曹妃甸發展海水淡化項目的重要意義。
首鋼京唐鋼鐵廠結合自身用水、用電和能源平衡的需要,通過采用水電聯產、熱膜結合的組合模式,利用鋼鐵廠主工藝流程中的余熱蒸汽、汽輪機發電機組做完功后的乏汽、高爐沖渣水等低溫熱源產生的低品質蒸汽三者任意一種均可為低溫多效海水淡化裝置提供動力,利用自發電機組為膜法海水淡化裝置提供動力,通過熱、膜法工藝的相互結合,實現能源的高效利用和海水淡化成本的降低。生產出的淡水水質接近于純凈水,可滿足煉鐵、煉鋼等生產使用高品質冷卻水的需求。
首鋼京唐鋼鐵廠海水淡化一期工程采用世界一流的SIDEM公司的先進技術,主體裝置為蒸發器及其附屬設施,包括4套日產1.25萬噸裝置,每天可生產5萬噸淡水,每年生產約1800萬噸淡水,占鋼鐵廠用淡水總量的50%左右。海水淡化產生的濃鹽水(海水鹽度由3%提高到6%以上),供給附近的南堡堿場制鹽,制鹽期還可縮短一半。
據介紹,該海水淡化項目是采用先進的技術回收利用低溫熱源,包括燒結礦冷卻廢氣余熱用于生產蒸汽、各種煙氣余熱回收利用、電廠冷卻水用于海水淡化加熱等先進的節能技術措施,使鋼鐵廠生產過程中所產生的能源得到充分利用。通過對廢水、廢氣的綜合利用,逐步實現工業污水零排放,進而實現節能減排,保護環境的目標。
據了解,首鋼京唐鋼鐵廠遠期規劃了每天15萬噸的海水淡化生產能力,將根據鋼鐵廠用水量的需求適時啟動。加上正在建設中日產10萬噸的阿科凌海水淡化項目,曹妃甸工業區將具備超過日產20萬噸淡化水的生產能力,將基本滿足生產需求。此外,考慮曹妃甸飲用水的缺乏,對于蒸餾水礦化用于飲用的方案現也已提上議程。
中科院院士、清華大學原校長王大中教授對曹妃甸發展海水淡化項目十分關注,他指出,目前,我國的人均水資源占有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特別是北方地區尤其缺水。因此,發展海水淡化項目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曹妃甸發展海水淡化項目條件得天獨厚,是環渤海地區的最佳選址。曹妃甸新區有關負責人表示,曹妃甸正在醞釀建設大型海水淡化工程,屆時不僅能滿足曹妃甸用水的需要,還可以把淡化的海水供向北京,解決北京市的缺水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