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東省副省長李兆前(右二)在濰坊市長許立全(右一)、副市長胡崗(左二)、市環保局長王秀祿(右三)的陪同下檢查小清河污染治理情況。 孫鵬 攝

濰坊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王永興(左二)在市環保局長王秀祿(右二)的陪同下深入企業查看廢氣自動監控設備運行情況。 孫鵬 攝
編者按
山東省濰坊市篩選出了100件大事要事形成“百項重點環保工作”并將其納入“民心工程”予以推動,在全市范圍內構建大環保格局,形成齊抓共管的良好局面。濰坊市環保局以此為契機,深化管理體制機制改革創新,在污染物總量減排、重點流域區域環境質量改善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的同時,更好地服務全市經濟發展大局,先后向國家和省推薦上報生態環保項目達118個。
◆王秀祿
環境保護是一項社會工程,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涉及生產、建設、流通、消費各個環節以及工業、農業、交通運輸、建筑、服務各個領域。隨著經濟社會發展,環境保護事業在取得突破發展的同時,傳統的環境管理措施和模式面臨著新的挑戰,僅靠環保部門單打獨斗已不再適應形勢需要。
從社會實際情況來看,水環境質量改善問題,除了環保部門加強點源污染監管、確保排污企業穩定達標排放以外,更重要的是城市污水處理廠的建設和正常運轉才能真正控制向水體排放超標污染物,而城市污水處理廠的管理涉及財政、建設、規劃、市政等多個部門;城區空氣質量的改善,要做到督促企業建設脫硫設施、加快取締城區小燃煤鍋爐、推動集中供熱齊頭并進,才能解決“冒黑煙”問題。另外,像機動車尾氣治理、城市生活垃圾處理等等,這些工作如果僅靠環保部門自身努力,沒有政府主導、部門配合,很難完成任務。
根據經濟社會發展的具體狀況和環境保護的形勢,濰坊市環保局結合自身職能,以建立“百項重點環保工作”推進機制為切入點,把環境保護工作納入各級黨委、政府的決策過程和重要議事日程,在構建以政府為主導、有關部門齊抓共管的大環保格局方面進行了有益嘗試,提升了環保工作層次,推動環保工作實現了新的跨越發展。
◆ 環境保護是一項社會工程,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涉及生產、建設、流通、消費各個環節以及工業、農業、交通運輸、建筑、服務各個領域。隨著經濟社會發展,環境保護事業在取得突破發展的同時,傳統的環境管理措施和模式面臨著新的挑戰,僅靠環保部門單打獨斗已不再適應形勢需要?! 纳鐣嶋H情況來看,水環境質量改善問題,除了環保部門加強點源污染監管、確保排污企業穩定達標排放以外,更重要的是城市污水處理廠的建設和正常運轉才能真正控制向水體排放超標污染物,而城市污水處理廠的管理涉及財政、建設、規劃、市政等多個部門;城區空氣質量的改善,要做到督促企業建設脫硫設施、加快取締城區小燃煤鍋爐、推動集中供熱齊頭并進,才能解決“冒黑煙”問題。另外,像機動車尾氣治理、城市生活垃圾處理等等,這些工作如果僅靠環保部門自身努力,沒有政府主導、部門配合,很難完成任務?! 「鶕洕鐣l展的具體狀況和環境保護的形勢,濰坊市環保局結合自身職能,以建立“百項重點環保工作”推進機制為切入點,把環境保護工作納入各級黨委、政府的決策過程和重要議事日程,在構建以政府為主導、有關部門齊抓共管的大環保格局方面進行了有益嘗試,提升了環保工作層次,推動環保工作實現了新的跨越發展。
聚攏十指攥成拳 齊抓共管形成合力
針對長期以來嚴重影響或制約環保工作的熱點、難點問題,通過采取縣、市、區提報和市環保局指定相結合的方法,篩選列出了100件大事要事形成年度“百項重點環保工作”,由市政府下發文件,把工作任務分解下達到各縣(市、區)和市直有關部門。全市16個縣(市、區)黨委、政府均將環境保護工作擺在更加突出位置,把“百項重點環保工作”納入工作計劃并作為“民心工程”予以重點推動,各級黨政“一把手”親自抓、負總責,分管領導具體抓,初步形成齊抓共管的局面。
與此同時,為確保百項工作落到實處,一方面加強督察調度,聯合市政府督查室定期對“百項重點環保工作”實施情況進行督察,實行一季一調度、半年一通報、年終考核。另一方面,強化考核獎勵,市委、市政府把“百項重點環保工作”納入對各縣(市、區)年度環境保護工作綜合考核。市環保局聯合市人事局、市財政局下發了《濰坊市2009年度環境保護工作考核獎勵實施細則》,成立了年度環境保護工作考評小組,制定了具體考核實施方案。根據考核結果,對成績突出的進行表彰獎勵。同時,還對各縣(市、區)水環境質量改善、空氣環境質量改善、總量減排完成情況實行單獨考核,對成績突出的實行“以獎代補”。截至目前,除個別項目因特殊情況外,“百項重點環保工作”進展基本順利,完成率達到了90%以上。
“聚攏十指攥成拳,齊抓共管成合力。”實行“百項重點環保工作”以來,環保部門綜合協調的職能得到加強,已經由過去注重自己單獨行動轉變為更多地依靠綜合協調、監督指導等來推動政府各個部門和社會各個方面共同推進環境保護。環保部門“單打獨斗”的局面得以改變,通過建立理性而務實的環??己酥笜思叭蝿罩笜?,不再唱“獨角戲”,政府和相關部門更加積極主動地履行各自的環境保護職責,共同實現環境保護的各項目標,解決了環境問題上職責不清、推諉扯皮的現象。將“百項環保重點工作”推進機制納入黨委、政府年度考核的重要內容后,使環保工作融入政府決策當中進行重點研究,融入經濟社會發展的各項工作中重點推進。環保部門更加積極主動地為黨委、政府宏觀決策提供客觀詳實的參考依據,而黨委、政府更加注重從宏觀層面研究解決環境問題,進一步推動了環保工作開展。通過建立政府主導多部門聯動機制,逐步形成了以政府為主導、企業為主體、全社會共同推進的大環保格局。
推進管理機制改革 大膽探索與嘗試
在初步形成了大環保格局的基礎上,按照濰坊市委、市政府深化經濟體制綜合配套改革試點工作總體部署要求,市環保局圍繞管理體制機制改革創新,在開展排污權交易試點等4個方面進行了大膽探索與嘗試。
大力推進CDM項目發展。提請市政府制定出臺了《關于加快推動培育開發清潔發展機制項目的實施意見》,進一步明確了全市發展CDM項目的指導思想、目標任務等。聯合市委組織部在北京舉辦了首期CDM項目高級研修班,全市70多名領導干部和企業負責人參加了培訓學習。濰坊商業銀行和魯麗集團在山東省率先簽訂了首例“碳金融”專項貸款,全市已有8家單位簽訂了CDM項目合作協議,培育儲備了11個項目,基本構建起了政府引導、部門推動、市場運作和以企業為主體的CDM項目良性發展機制。
基層環境管理機構建設試點工作基本完成并達到了預期效果。根據各鄉鎮(街辦)的區域發展定位及產業結構特點等,在全市開展了基層環境管理機構建設試點工作。目前全市已組建設立了56個鄉鎮基層環保所,新增編制104人,基本構建起了“橫到邊、豎到底”的環境監管網絡體系,為進一步統籌城鄉環保一體化管理奠定了良好基礎。
積極開展排污權交易試點工作。借鑒其他市先進經驗做法,進一步建立完善初始排污權分配、排污權交易和排污權儲備調控“三個機制”,論證提出了具有本地特色的排污權有償使用和交易試點實施方案,為170余家重點監管企業發放了排污許可證。
加快推進領導干部任期環保工作審計。開展了領導干部任期環保工作審計指標體系調研工作,并在全省率先制定了市域生態補償機制實施方案(草案)。實施了重點工作跟蹤督察、環境執法約談等制度,研究制定了《市屬企業環境管理權限下放實行屬地化管理意見》,加強4個區的基層執法人員與裝備能力建設,進一步了理順市、縣(區)兩級環境管理體系。
服務經濟發展大局 促進經濟環保雙贏
作為環保部門,濰坊市環保局切實注重發揮自身職能作用,全面加快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步伐,在污染物總量減排、重點流域區域環境質量改善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去年,全市共投入減排資金16.8億元,先后完成了44個化學需氧量和56個二氧化硫重點治污工程并發揮減排效益。全市11個省控重點河流斷面水質達標率同比提高9.1%,轄區內7條主要河流重點監控斷面的化學需氧量、氨氮分別比上年下降6.3%和2.8%;城區空氣質量良好天數達到了183天,空氣良好率達到50.14%,同比提高了5.48%。不斷強化環境執法監管水平,先后組織4次大規模環保專項行動和30多次建設項目環評檢查、放射源監管等執法檢查活動,開展了3次有針對性的應急演練行動。全年共查處各類環境違法行為236起,對186家企業采取了關停、限產或限期治理措施,對15家存在苗頭性或輕微違法的單位進行了約談警告,重點污染源環保設施運行率和排放達標率分別達到了98.2和96.1%。
堅持監管服務并重,促進經濟環保雙贏。緊緊抓住中央擴大投資拉動內需重大機遇期,先后向國家和省推薦上報了118個生態環保項目,投資額達93.4億元。配合有關部門爭取國家拉動內需投資全市節能減排和生態建設工程項目74個,投資額23.5億元,占總投資的54.9%。對400個中央擴大內需投資項目全部履行了環評審批,并積極協調有關部門單位,使一批市里重特大項目在最短時間內通過環評審批,確保了建設進度。
同時,嚴格項目審批和環境準入,堅決杜絕新上“兩高一資”項目,大力推進“轉方式、調結構”。去年共審批項目1003個,投資總額達1483.9億元,同比分別增長了31.5%和30.9%,建設項目環評率和“三同時”執行率均達到了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