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楚網消息(楚天都市報)記者:近幾年,襄樊市經濟發展速度很快,招商引資成效顯著,隨著深圳工業園、航空工業園、余家湖工業園等幾大工業園區的建設,以及城區規模的不斷擴大,對自來水的需求也大大增加,對供水事業的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請問水務集團將如何應對和迎接這種挑戰?
李平:從2008年開始,我市經濟發展提速,各工業園區建設突飛猛進。為支持園區建設,水務集團不斷調整企業發展戰略,千方百計地爭取和籌措資金,確立了近三年的供水基礎設施投資發展計劃。粗略估計,近三年用于城市供水基礎設施建設的資金將達到4個億。襄樊水務集團有限公司目前的總資產也才4個多億,近三年的投入幾乎相當于我們過去50年形成資產的總和。
我們還將與水利部門聯手,大力發展區域供水,積極推進城鄉供水一體化,逐步解決城市周邊群眾飲水難問題。當然,我們也會遇到各種困難,但是,有市委、市政府和社會各界以及廣大市民的理解和支持,我們有信心把城市供水事業發展好,力爭做城市發展建設的排頭兵。
記者:未來三年,水務集團將投入四個億的建設資金,這么多的資金如何去籌集?
李平:這是個企業目前最困難,最迫切,最不好解決的難題,也是制約企業發展的瓶頸。多年來,水務集團投入了大量資金搞基建。2005—2008年四年間,企業固定資產增加近2個億,而銀行貸款已達1.6億元,企業資產負債已接近46%.
近年來,工業結構調整,企業持續虧損,后續投資能力大大下降。供水行業的公用性特征和保本微利的水價政策也使企業發展能力顯得不足。供水基礎設施資金投入大,沉淀期長,回收效益慢,雖然社會效益明顯,但經濟效益低下。單靠企業本身是沒有辦法完成投資的。
我們需要積極爭取各個方面的支持。
一是積極爭取國家投入。2009年,在上級部門的支持下,水務集團從國家4萬億拉動內需資金中就積極爭取到1200萬元建設資金。
二是爭取政策和政府的支持。按照全國其他城市的作法,地方政府是供水企業所有者,也可以說是唯一股東。希望政府能夠盡快理順供水基礎設施建設投資管理體制,減輕供水企業因發展而帶來的負擔。近年來,市政府給予了大力支持,僅2009年政府投入就增加了3000萬元。下一步,在水價調整及相關政策扶持上,水務部門還將積極爭取政府的支持。
三是靠企業自籌。主要通過銀行貸款和企業折舊來實現。水務集團有限公司每年的折舊費大約在1800多萬元,近幾年來,這些資金約80%都用于供水管網的發展和改造上,其余的20%用于制水廠設備更新改造。今后投入資金可能更多一些。
四是通過其他融資渠道,例如引進戰略投資伙伴,加快發展區域供水等。
記者:水是城市發展的命脈,與百姓生活息息相關,請問你們是如何定位供水服務的?
李平:水務集團是一個公用服務型企業,我們深知自己肩負使命的光榮和職責的重大。之前,我們開通了24小時服務熱線,推行“一站式”服務,實行“首問責任制”,通過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不斷提高服務品質,得到了廣大用戶的認可。下一步,我們將針對不足,進行總體設計和系統規劃,采取多種手段,力爭為市民提供更加優質、快捷、高效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