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昨日獲悉,在2月8日通水調試成功后,市區生活污水跨新豐江管道污水收集工程將于本月中旬全面建成,屆時新市區95%以上的生活污水經該管道通過新豐江,送到位于老城區的市污水處理廠處理,這意味著市區的生活污水集中處理率可超過85%,達到創建國家環保模范城市的硬指標。
創模助推 5個半月建成
記者了解到,早在2000年原廣東省發展計劃委員會就已批準建設河源市區生活污水跨新豐江管道收集工程。但我市財力緊張,在資金未能落實之下,該工程被擱置了約9年。
“既要金山銀山,更要綠水青山”的發展理念促進了我市環?;A設施建設,而創建國家環保模范城市則進一步推進了這個工程。更優異的東江水質,既讓市民受惠,也使東江中下游人民從中得益。2008年7月,《跨新豐江污水干管規劃方案》原則通過市城市規劃委員會審議。去年7月,市區污水收集系統跨新豐江過河管道工程開始招投標,并在去年10月正式動工。
3月1日,記者來到市區珠河橋東側的市區污水收集系統跨新豐江過河管道工程工地。在老城區濱江路,記者看到,橫跨江面的泥沙小壩正在清理,過江管道已通過一個污水井與老城區的污水主管網成功對接。市環保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一條污水管的輸送能力就可以滿足需要,但為預防出現故障,就設計了兩條管道。如果其中一條管道“罷工”的時候另一條管道可以頂上,確保新市區的生活污水能正常送到市污水處理廠處理。他說,過江管道已經建成,且安裝了1臺水泵。剩下的3臺水泵和泵站土建工程可以在20天內搞完,也就是說在這個月的中旬,市區污水收集系統跨新豐江過河管道工程就全面建成了。
每天可輸送16萬噸污水過江
而在新豐江北岸新市區一側,泵站旁的工地上擺放著3臺大水泵,工人們在緊張施工。據介紹,由于污水管網之間有高差,需要水泵加壓銜接傳送,市區污水收集系統跨新豐江過河管道工程使用的是德國進口的水泵,性能非常好,能一次加壓將污水送到10米的高處。
記者進入泵站發現泵井深達近10米,里面幾近漆黑,不過能看清還有幾個水泵的安裝位置。
據介紹,目前新市區的日用水量是5萬多噸,產生的生活污水約為4萬多噸,市區污水收集系統跨新豐江過河管道工程的設計日污水輸送能力是16萬噸。“市區在擴大和發展,城市人口也在不斷增加,這樣的設計考慮到了今后的需要,大約可以輸送40萬人產生的生活污水。”16萬噸的日輸送能力需要用到6臺水泵,但只安裝了4臺水泵,另外的兩臺水泵則預留了安裝機位,在需要時即可安裝。
管道使用壽命長達50年
生活污水中有很多固體雜質,會不會把市區污水收集系統跨新豐江過河管道堵死?或損壞水泵?面對記者的擔心,市環保局的技術人員說,工程安裝有破碎性格柵,能把固體雜質鉸爛破碎,“破碎性格柵的作用,就像我們常見的碎紙機”。過江污水管直徑達1.02米,為保證管道能夠順利排污,不致發生滲漏等問題,內外兩側都進行了防腐處理。“壽命很長,可以用上50年。”
過江污水管深埋在新豐江江底下,最深的有9米,最淺處也5米多。這樣的設計施工,可以確保新豐江航道不受影響,同時防止過江污水管挨撞受損。
市創模辦負責人表示,創建國家環保模范城市有城市生活污水處理不得低于85%的硬指標。市區污水收集系統跨新豐江過河管道建成使用后,保守估計屆時新市區95%以上的生活污水能得到達標處理,市區生活污水集中處理率將可超過85%,達到創建國家環保模范城市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