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寬闊的梁子湖美麗而寧靜
楚天都市報消息 (記者歐亞 陳凌墨 特約記者王德華 高陽)高山、河流、濕地、沼澤、森林、原野共存,梁子湖構成一個完整的獨立生態系統。去年11月,世界湖泊大會在武漢舉行,來自全球50多個國家的權威專家和政府官員等1200多名代表,唯一集體參觀的就是梁子湖。
就是這樣一片生態寶地,每年至少有600萬噸工業廢水入湖。專家學者為此擔憂,并提出一個大膽設想:將梁子湖流域“行政單列”,制訂專門保護法加以保護。這一設想在基層有何反響?推動中有什么困難?本報記者就此進行了一個多月的深入采訪。
多個“婆婆”分管一個湖
梁子湖是全國十大著名淡水湖之一,也是我省第二大湖,湖面面積42萬畝(約280平方公里),僅次于洪湖。她南北最寬處82公里,東西最寬處22公里,由316個湖汊組成,常年平均水深3米,其10億立方米的蓄水量甚至超過洪湖。
梁子湖周邊有四座城市:武漢市江夏區、鄂州市梁子湖區、大冶市、咸寧市咸安區,涉及17個鄉鎮(街道)、60萬人口。
連日尋訪讓記者感到詫異:目前,尚沒有一個統一的權威機構對梁子湖進行全面管理。
梁子湖中的梁子島上,設有“湖北省梁子湖管理局”,是個正處級省直行政管理機構。如果僅從名稱來理解,其管理權限及職能應該覆蓋整個梁子湖區,但實際上并非如此。它由省農業廳水產局設立,負責管理水產方面的事務,即只有水面以下的養殖管理權限,而其他方面的管理則與之無關。
“梁子島風景管理區管委會”(即梁子島鎮政府),與梁子湖管理局相鄰,隸屬鄂州市,是個科級單位。
除以上兩個管理機構外,武漢市江夏區還設有“梁子湖風景區管理處”,其他沿岸市區也設有各自不同的管理機構,有的甚至不知其他機構的存在。
在江夏區梁子湖風景區管理處,有些工作人員甚至不知有“梁子湖管理局”這樣一個機構,更不知道它設在哪里。因為兩者間根本沒有、也不需要發生任何業務往來。
更為糾結的是,梁子湖流域除分屬武漢、鄂州、黃石、咸寧四個“婆婆”,還被環保、林業、航運、水產、旅游、水利等多個主管部門牽扯,多頭管理已成為保護梁子湖的最大瓶頸。
各自的領地各自謀劃
由于沒有統一的權威管理機構,在梁子湖的規劃上,不同機構也有各自的謀劃。
比如,鄂州市已制定《梁子湖(島)生態旅游度假區總體規劃》和《梁子島詳細規劃》,并建起379平方公里的省級濕地自然保護區;武漢市江夏區也制定了“梁子湖生態環境保護及旅游規劃”。
省梁子湖管理局的設立,原本是為了加強對梁子湖的統一協調管理,消除多頭管理帶來的隱患。2007年省委“關于研究梁子湖生態保護問題辦公會議紀要”中,也明確指出“賦予梁子湖管理局開展相對集中行政處罰的職能”。但在實際管理過程中,它卻不時遭遇尷尬,其職能也因種種原因難以得到充分發揮。
據該局副局長張燎介紹,近年來,隨著梁子湖地區旅游業逐年升溫,梁子湖沿湖市區政府紛紛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占用梁子湖水域、灘涂實施旅游建設項目的情況時有發生。而沿湖的勘界“三線”范圍多由各地自己劃定,隨意性很大,有的管理機構為了發展養殖,故意將一些湖汊劃在其保護范圍之外,以逃避“禁養”規定。
據了解,由于現實的利益沖突,一些管理機構之間經常發生矛盾。省梁子湖管理局所在的梁子島,由鄂州市梁子島風景管理區管委會管轄。該管委會書記柯巖介紹,為了梁子島的環境保護,管委會機關已從梁子島搬到岸邊的長嶺鎮,希望省梁子湖管理局也從島上撤離。
省政協常委、武漢市人大常委、中國地質大學教授李長安和湖北大學資源環境學院教授梅惠,在聯合署名的一份報告中指出:“為了加強對梁子湖的統一協調管理,省政府專門成立了梁子湖管理局,但事實上存在諸多管理不到位的情況。梁子湖武漢江夏水域,受地方保護的影響,已被人用圍網與鄂州水域分隔開,省梁子湖管理局對此難以行使管理權限,更談不上有效管理水產養殖和保護生態環境。”
“一湖兩制”導致“一湖兩水”
從鄂州市梁子湖長嶺碼頭乘坐快艇,僅需半小時就可抵達梁子島。盡管目前是旅游淡季,游客稀少,但島上密密麻麻的酒樓和旅館,足以說明旺季的繁華。
當地居民告訴記者,島上過去不足百戶人家,從上世紀90年代房子開始增多,前幾年建起明清樣式旅游一條街。官方數字顯示:2008年,梁子島接待游客52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3億元,是2000年的50倍。
相比之下,緊鄰梁子島的青山島樸素許多:沒有旅游碼頭,漁船在一條水泥斜坡旁停靠;島上有個叫北咀的村子,村民主要靠捕魚為生。
青山島周圍的湖水,清澈得能看見湖底搖曳的水草;而梁子島岸邊,特別是酒店附近,湖水暗黑,漂浮著大量塑料袋等垃圾。
江夏區環保局副局長吳俊介紹,2000年,省環保局制定《湖北省地表水環境功能類別》,對全省近60個湖泊的水質量制定了單一標準,但對梁子湖卻實行“一湖兩制”:江夏水域標準為Ⅱ類,是珍貴魚類保護區、魚蝦產卵場;鄂州水域標準則為Ⅲ類,是一般魚類保護區。
按照這一標準,包括青山島在內的梁子湖江夏水域,不能進行酒店旅游開發,水體保護較好。
環保部門相關人士稱,之所以制定“一湖兩制”,是因為鄂州是梁子湖水的唯一出口,整個梁子湖區域從武漢、咸寧、黃石等地的來水,最后都要經過鄂州的90里長港,由樊口大閘匯入長江,因此該水域的水質控制更為困難。“同一湖水,不應該出現一半渾一半清的局面。”李長安教授認為,標準不一造成湖泊保護與開發的門檻不一樣,這邊保護,那邊開發,給梁子湖的保護造成了很大困難。
李長安在《梁子湖生態環境保護對策與建議》中同時指出,隨著旅游業的火爆,旅游機動船只日益增加,廢油污染成為新的污染源。據統計資料,梁子湖2005年有機動船1550余只,且逐年增加,每天都有大量廢油排入湖中。
梁子湖近兩年的環境監測表明,鄂州水域已不能滿足Ⅲ類水體要求,總磷濃度在每升0.02—0.06毫克之間徘徊,水體呈中營養狀態,水質正向惡化方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