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廣州8月14日電 題:廣州污水處理廠已具規模 節水能力明顯提升
作者 張乾鑠
廣州迎亞運環境整治以來,政府斥巨資改善水環境,花血本新建污水處理廠,改善城市污水處理。
記者連日來走訪廣州數家污水處理廠了解到,新建的多處污水處理廠現已開始運營或調試,初見效果良好,廣州整體污水處理廠已具規模,節水能力明顯提升。
記者走訪廣州數家污水處理廠后,今日聯系廣州水務部門了解總括情況,“廣州用一年半時間,建成污水處理廠38座,形成九佛、竹料、龍歸、江高-石井、大坦沙、西朗、瀝滘、大沙地、獵德等九大污水處理系統,城市污水處理能力達465.18萬噸/日,每天減少直排珠江污水80萬噸。”
記者13日在整治后的廣州東濠涌看到,河涌岸邊風景美麗,讓人心情愜意。經已成規模的污水處理廠處理,大量污水不會直排河涌,河涌環境大大得到改善,廣州節約水資源的能力也大大提高,污水處理廠已顯示出其功用。
據廣州水務部門介紹,“2008年底開始,廣州實施系統推進全市城鄉水環境綜合治理工程,經一年半的努力,全市生活污水處理能力翻了一番。”
記者一年前曾到訪過廣州獵德污水處理廠,如今再訪,切身感受到規模擴增后的污水處理廠處理污水能力。該污水處理廠是廣州第2座大型城市污水處理廠,位于華南大橋珠江北岸,廣州西濠涌、沿江自排系統、東濠涌、二沙島及天河區的大量污水都由該廠處理。
廣州志愿者協會環保總隊成員王小寧告訴記者:“經迎亞運環境整治,廣州水資源整治效果十分明顯。我們環保組織負責節水環保理念宣傳,而政府斥巨資大興污水處理廠,解決了節約用水、減少排污的根源。”
據廣州水務部門提供的獵德污水處理廠相關資料顯示,“獵德污水處理廠四期工程將該污水處理廠總規模提高到120萬噸/日,主要負責處理珠江前航道以北越秀區、天河區的污水。”此資料意味著,北越秀區、天河區的大量污水都可經過處理,轉化成其他用水,只剩少量廢水,處理成為可排放水質,排入珠江。
記者了解到,如今的廣州中心城區污水處理率已近九成,大部分污水可以實現節水、回用。廣州水務部門表示,“廣州38座新建污水處理廠、48座配套泵站、1094公里污水管網已經完成,全市生活污水處理率從2008年的75.09%上升到85%,中心城區近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