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洲河沿岸的植草工作還在進行。 深圳新聞網訊“新洲河今年真的能告別黑臭嗎?”近日晶報關于新洲河改造的連續報道,引發不少市民的猜測。昨日,記者就市民關注的問題,采訪了負責新洲河整治工程的有關部門負責人。
2008年12月8日開工建設的新洲河綜合整治工程,由深圳市水務工程建設管理中心(以下簡稱市建管中心)負責建設,作為特區內按生態景觀理念進行河道改造工程的試點和示范項目,據稱該項目實施完成后,將進一步提升新洲河的防洪能力,河道防洪標準達到百年一遇。其中最引人關注的一點,是真正實現全線截污,從根本上改善新洲河河道水質。
改造后的觀瀾河,成為市民休閑好去處。
工程簡介中提到,從上游北環路箱涵出口到新洲河河口,長約6.1公里的河道內,將包含防洪工程、水質改善工程、園林綠化工程、水土保持工程以及10千伏供電電源工程。
對于市民普遍關注的“全線截污”,市建管中心有關負責人介紹到,“全線截污就是將上游所有來水100%截住”,通過截污干管送往污水處理廠處理完畢,再送回河中,從而達到河水復清的效果。4
污水將送到哪里?
濱河污水處理廠污水回用工程(管網部分)與目前新洲河截污工程配套,是2009年度政府投資的重大建設項目,目前濱河污水處理廠的污水處理規模為30萬噸/天,將來每天深度處理的10萬噸回用水,將通過泵站再輸送回污水回用管網中,為河道湖泊補水、道路澆灑、公園綠化用水等。濱河污水處理廠回用工程(管網部分)分為兩期先后實施,一期工程主要是沿深圳河、濱河路、蓮心路、彩田路、蓮花路及同心路段分別鋪設中水管道,對將來的新洲河、福田河及荔枝湖補水,并在分支管道上預留二期工程的取水點。
經驗
觀瀾河告別黑臭成為景觀河
觀瀾河,如今正以其水清岸綠的風貌,與觀瀾古鎮相映成趣。魚兒成群嬉戲,居民悠閑散步,岸邊青草綠鳥兒鳴的景象,讓記者都想象不到,三年前,這里還被污染籠罩,臭氣熏天,污水橫流。
觀瀾河長達22.56公里,是深圳五大河流之一。上世紀90年代起,受到人口壓力及工業企業的急劇增加,特別是禽獸養殖業的無序發展帶來了大量污染源,河流自凈能力無法負荷,水質惡化程度逐年上升。根據水務部門的監測,以前該河道主要河段的水質更是超過了5類標準。
“那時候有的河段河床上布滿了黑色淤泥,還沒靠近河邊遠遠就能聞到刺鼻惡臭,我們曾經以為觀瀾河將永遠恢復不了‘不黑不臭’。”家住觀瀾河附近的老居民王先生告訴記者,他一家10余口人都是老觀瀾,多年一直都住在河岸邊。爺爺那一輩人的觀念是沿河而居,能和美還能生財,可觀瀾河多年前就身陷黑臭,不得已他們一度舉家搬遷。直到去年,河道治理初見成效,爺爺王老先生堅持要搬回來。如今整理好的觀瀾河,已經成了老人每天鍛煉身體的所在地。
觀瀾河也是市水務工程建管中心建設的生態治理工程。據介紹,該工程自2007年9月28日開工,其干流部分污染治理方式,正是現在新洲河的截污方式。從龍華至觀瀾河段實現了100%截污,如今的觀瀾河畔,寬闊的水泥路面底下,埋設的正是截污干管,上游所有污水都被截走處理,經過龍華、觀瀾污水處理廠的深度處理后,中水被補充回觀瀾河,如今的觀瀾河干流水質明顯改善了。除此之外,河流本身引進的生態景觀工藝,采用美麗且根系發達的植物,自身就具備污水處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