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洪溝口截留泵站運用地埋式工藝和“回轉式格柵”,地面景觀與天地湖周邊景觀相協調。
本報去年9月10日相關報道。
核心提示
環筼筜湖流域正本清源的工作取得了階段性進展。作為2009年為民辦實事項目之一,天地湖及筼筜湖污水截流工程目前已進入掃尾階段,正進行通水調試,預計本月底就可以正式投入運行。屆時筼筜湖、天地湖周邊的雨水排放口將實現晴天全部截流,有效減少筼筜湖上游的污染,改善湖水水質。
自動化儀表、生物除臭室、綠化景觀等后期建設項目也將于今年6月全部完工。
污水泵站
將配生物除臭室
昨日上午,江頭西路江頭公園對面、天地湖的北岸,新建成的江頭污水提升泵站正在進行調試。在一個水泥平臺上,兩臺模樣奇特的機械設備吸引了記者的注意。這種設備內部生滿不斷轉動的耙齒,倒鉤般的耙齒上掛著布片、塑料袋等垃圾。廈門水務中環污水處理有限公司的項目負責人介紹,這是污水提升泵站的一個重要設備——“回轉式格柵”,它能夠從污水中撈起固體雜物,避免垃圾影響污水泵的正常運轉。
撈出來的垃圾被自動送到一個傳輸履帶上,履帶的終端接垃圾車的車斗。垃圾直接被運走,不會產生二次污染。這位負責人說,接下去,他們將在旁邊建設一個生物除臭室,并用耐力板建一個大罩子,把“回轉式格柵”等設備完全封閉起來,然后再通過專門的管道把泵站運行過程中產生的臭氣輸送到“生物除臭室”中進行降解。這樣污水泵站就完全聞不到臭味了。
據這位負責人介紹,現在記者所能看到的這些部件僅僅只是污水提升泵站的“冰山一角”,泵站的大部分設施,如沉砂池、污水泵等都隱藏在“回轉式格柵”下方,最深處可達十多米。泵站的規模為每天提升污水5萬噸。泵站調試工作從2月中旬就已經展開,進展非常順利,根據估算,調試期間每天截流江頭片區的污水量達8000噸左右。
污水經“三級接力” 抽進污水廠
對松柏湖和筼筜湖上游來說,影響水質最大的因素要屬從天地湖流下來的污水。現在,“地湖”周邊的5個雨水排放口都配置了一口污水井,污水被這些污水井截住,不再進入天地湖。工作人員介紹,污水井內安裝有超聲波液位計和電氣自動控制系統,當池中的污水達到一定水位時,就會被超聲波液位計“捕捉”到,電氣自動控制系統就會開始作業,污水將被自動抽走,不需要人工作業。江頭公園的月牙堰是天地湖產生污水量最大的所在,這里的污水也被截流了下來。
在“地湖”靠近嘉禾路的位置,建有一座地埋式泵站,天地湖截流下的污水就直接匯集到這座泵站里,在泵站加壓后又被抽送到江頭污水泵站。從江頭污水泵站又鋪有一條管徑為900毫米、長900米左右的污水管,一直通到呂嶺路的呂嶺雨水泵站。污水通過這條管道,進入呂嶺泵站后,將被再次加壓抽送到位于前埔的石渭頭污水處理廠進行處理。
石渭頭污水處理廠的改擴建工程,已于去年底完工,污水處理規模從以前的每天10萬噸增加到現在的每天20萬噸。不僅筼筜湖上游的污水截住了,筼筜湖北岸幾個排洪溝的污水也都截流到了市政污水管網。
排洪溝溝口安裝智能除臭設備
過去不少市民都有這樣的經驗,在環筼筜湖散步時,經過某一路段時突然聞到臭味,走過這一段后臭味就消失了。這就是排洪溝溝口散發出來的。接入筼筜湖的排洪溝多達31條。污水截流工程同時在幾個排洪溝溝口和月牙堰、江頭泵站等處安裝智能除臭設施,定時自動噴灑植物液除臭劑,有效消除臭味。
記者昨日在蓮岳路排洪溝的溝口看到,這里安裝了一排塑料管道,管道上均勻分布著許多小噴嘴,每隔幾分鐘,噴嘴就會往外噴灑水霧狀的除臭劑,藥水落到半空中就不見了蹤影,不仔細看根本感覺不到。在溝口附近幾乎聞不到什么味道。
這種除臭設備在我市的公廁、清潔樓、污水處理廠已經廣泛采用,除臭劑采用生物酶技術制成,無色、無味、無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