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09年我市水污染防治項目進展情況
除彭水污水處理廠將于2010年建成外,其余納入《三峽庫區及其上游水污染防治規劃》的重大項目均按期建成投用,基本實現了全市縣城以上城區污水、垃圾處理全覆蓋。2009年我市城市污水處理率達76%,城市垃圾處理率達89%,“三江”干流8個國控斷面水質全部達到II類以上水質標準,按期實現了原規劃的項目建設和水質控制目標。
納入《三峽庫區及其上游水污染防治規劃(修訂本)》(以下簡稱《規劃(修訂本)》)的城市和小城鎮污水垃圾處理158個項目、8條次級河流綜合治理項目,除萬州生活垃圾處理二期工程、三峽庫區以及影響區污泥處理項目外,已全部完成市級審批程序,并上報國家審批,部分項目獲得國家投資補助,其余項目已通過國家審查。爭取國家安排三峽庫區水污染防治規劃項目專項2.59億元,2008年開工的污水、垃圾處理項目和次級河流污染綜合治理項目中央補助資金全部到位,保證了項目建設資金需求。建成了南岸區茶園、渝北區肖家河擴建等2座污水處理廠,墊江縣、酉陽縣垃圾處理場和唐家沱污泥處理中心,新增污水處理能力4萬噸/日,垃圾處理能力310噸/日,污泥處理能力240噸/日;開工建設了北部新區(九曲河)、雞冠石三期擴建、云陽城北、萬州陳家壩、涪陵李渡大耍壩污水處理項目和主城區第二座垃圾焚燒發電廠、雞冠石污泥處理中心以及29小城鎮污水和垃圾處理項目;梁灘河、苧溪河污染綜合整治項目加快推進,瀨溪河、桃花河、小安溪河綜合整治項目生活污染治理工程順利開工。
抓住國家擴大內需的機遇,加強銜接匯報,在三峽庫區水污染防治規劃以外,2009年落實污水和垃圾處理治理資金2.26億元,建成了3個小城鎮污水處理項目;建設了主城區和影響區13個污水管網項目(共計284公里)及16個區縣城市垃圾收運系統擴建項目(含蓋116個小城鎮),其中:7個污水管網項目和10個城市垃圾收運系統擴建項目已建成。萬州區醫療廢物處置項目已上報國家發展改革委安排補助資金。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按規劃時限完成所有項目建設難度較大。我市已上報的《規劃(修訂本)》污水垃圾處理項目和次級河流綜合治理項目總投資近50億元,按照國家已明確的政策,需要安排的國家投資補助已遠遠超過2010年三峽庫區水污染防治專項資金總量。因此,預計2010年部分項目難以獲得國家投資補助,建設進度將受到影響。并且,按項目建設合理工期,部分項目難以在2010年建成投用。
(二)船舶流動源污染治理項目進展緩慢。4個船舶流動源污染治理項目,由于國家部委之間意見不一,導致項目推進困難。
(三)庫區支流綜合整治后續項目尚未啟動。根據《規劃(修訂本)》,庫區支流綜合整治后續項目在試點項目取得成熟經驗后啟動。由于試點項目正在建設,國家投資補助政策尚未明確,我市尚未正式開展納入《規劃(修訂本)》的11個后續項目前期工作。
三、下一步工作措施建議
一是做好《規劃(修訂本)》項目的建設工作。加強與國家發展改革委的匯報銜接,加快項目審批和安排投資;同時督促區縣落實配套資金,加快項目建設。
二是推進船舶污染治理項目。爭取國家有關部委盡快召開三峽庫區水污染防治工作部際聯系會,確定實施主體和國家投資補助比例。
三是開展“十二五”規劃編制工作。國家將于近期啟動《三峽庫區及其上游水污染防治“十二五”規劃》的編制工作,我市應盡早對接開展規劃研究,爭取國家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