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3月2日電 2010年2月11日,云南省政府召開第三十八次常務會議,貫徹落實中央領導以及省委領導有關抗旱救災工作的指示,研究部署抗大旱、保民生、促生產的具體工作。秦光榮省長在會上作了題為《全省動員 再接再厲 打一場抗大旱保民生促春耕的攻堅戰》的重要講話,對當前和今后一段時間云南省抗災救災的工作提出了八個方面30條措施,要求全省各級政府和部門高度重視當前旱情形勢,以對黨和人民高度負責的精神,立足防大災、抗大旱的要求,把抗旱救災保民生作為當前壓倒一切的中心任務,轉變工作作風,明確工作責任,切實抓好抗旱救災各項措施的落實,努力打贏這場抗大旱、保民生、促春耕的攻堅戰。
秦光榮省長說:“自去年7月以來云南省遭遇的這場持續干旱,災情極為嚴重,形勢極為嚴峻,引起了黨中央、國務院的高度重視,胡錦濤總書記等中央領導同志多次作出重要批示, 國家防總、國家減災委、水利部、民政部、農業部等部委多次派出工作組深入云南省,轉達黨中央、國務院對災區群眾的慰問,檢查指導抗旱工作。今天召開省政府常務會議,主要是落實前一階段抗旱救災工作的各項安排,分析旱情發展形勢,對下一步的工作進行再部署、再動員,切實把黨中央、國務院的指示和省委的要求貫徹好、落實好。剛才,水利、農業、民政、林業、氣象等部門的負責同志匯報了情況,提出了工作建議。紀恒同志、正富同志、垂柱同志、高峰同志也對做好抗旱救災工作講了很好的意見。我再強調三點:
一、前一階段云南省抗旱救災工作卓有成效,取得了很大成績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全省抗旱救災工作,進行了多次研究和部署。恩培書記在2月8日深入到昆明市西山區慰問受災群眾,視察災情并作了重要講話,對做好當前抗旱救災工作提出了八條要求。省政府領導同志也多次對抗旱救災工作作出安排,并先后深入玉溪、楚雄、保山、大理等地看望受災群眾,深入一線調研了解情況,協調解決問題。去年11月和今年1月,省政府兩次發出緊急通知,并追加了抗旱應急資金4000萬元。垂柱同志于1月26日主持召開電視電話會議,對全省抗旱救災工作進行了具體安排部署??偨Y前一階段的工作:一是全省緊急動員投入抗旱救災。省防汛抗旱指揮部已啟動了Ⅱ級旱災應急響應,各地各相關部門都按照相應級別要求緊急行動了起來。根據部門統計,前一階段全省共組織800多萬人投入抗旱工作,投入22萬臺(套)機動設備,出動機動運水車輛12萬輛(次),抗旱用電1588萬度,抗旱用油3188噸,組織實施人工增雨133點次;實現抗旱澆灌面積930萬畝,臨時解決425萬人和242萬頭大牲畜飲水困難。二是突出重點保飲水。采取拉水、送水、蓄水等應急措施,多渠道解決鄉鎮人畜飲水解困。對臨翔、雙柏、富源等16個可能出現供水困難的縣城,分別組織實施了應急工程調水、抽水、節水等措施,基本解決了當前縣城供用水問題。三是加大資金投入。目前全省已投入抗旱資金4.56億元(其中省級4000萬元),及時下撥中央和省級救災補助資金4.46億元,救火6000萬元,農業救災500萬元,有力地保障了抗旱救災工作的順利進行。四是軍民攜手奮力抗災。駐滇解放軍、武警部隊主動請戰,全力支援各地抗旱救災,昆明、紅河、楚雄、大理、保山等地駐軍迅速派出部隊實施抗旱運水,應急打井、鋪設管線等抗旱救災工作。
總體上看,到目前為止,全省有效解決了飲水困難群眾的供水問題,妥善安置了受災群眾生活,抗旱救災取得階段性成效。這些工作,充分體現了各級黨委、政府“以人為本”的執政理念,也體現了各地各部門扎實的工作作風、有力的工作措施。
二、充分認識這場旱災可能帶來的嚴峻形勢,做好長期抗大旱的思想準備
目前云南省面臨的這場旱災,具有五個方面的突出特點,并對全省工農業生產和群眾生活造成了三個方面的嚴重影響。
五個突出特點:一是降水持續偏少。自2009年7月至今,全省平均降水量僅為511毫米,比多年同期平均減少207毫米、減少29%,也打破了有氣象記錄以來的最少記錄;目前全省庫塘蓄水僅51.4億立方米,同比減少19億立方米。二是氣溫持續偏高。2009年7月至今,全省氣溫與多年同期平均值相比偏高了1.7℃,也打破了有氣象記錄以來的最高記錄。三是旱情范圍持續擴大。全省16個州市均不同程度受災,保山、文山、大理、臨滄、昆明、楚雄、玉溪、曲靖、紅河等州市受災尤為嚴重。全省123個氣象監測站均存在不同程度干旱,其中90%的監測站出現重旱等級干旱,70%的監測站達到特旱等級。四是旱情持續時間長。由于去年汛期降雨偏少,雨季提前結束,云南省從去年10月開始就發生了旱情,比常年提前了3個多月時間,大部分地區已連續受旱4個多月。而且,據氣象部門的預測,全省大部分地區要到今年5月中旬后雨季才會陸續開始,干旱還將持續100多天的時間,發生秋、冬、春、初夏連旱的可能性很大。五是旱災造成的損失嚴重。目前干旱已造成全省3065.6 萬畝農作物受災,占已播種面積的83%,其中成災2167.4萬畝,絕收814.1萬畝;新造林地受災面積1078萬畝,報廢256萬畝,農業直接經濟損失已達83.4億元。全省旱災發生范圍之廣、干旱程度之深、歷時之久、損失之重,都是極其少有的。
三個嚴重影響。一是嚴重影響了城鄉居民生活用水。持續的干旱已使城鄉居民的飲水安全受到威脅,大量山區人畜飲水和城鎮居民生活用水出現嚴重困難,目前全省已有530萬人、295萬頭大牲畜飲水困難。隨著旱情的蔓延發展,抗旱水源日趨緊張,人畜飲水困難的數量還在增加、程度還在加深,解決的難度也在不斷增大。二是嚴重影響了工農業生產。全省小春糧食減產已成定局,大春育苗面臨困難。同時,由于云南省80%的輕工業原料都直接或間接來自農業,干旱也將使以農產品為主要原料的煙草、制糖、食品等加工業受到影響。水電發電量急劇下降,也對工業企業產生了較大的影響。三是嚴重影響了農民增收和困難群眾生活。根據民政部門預計,全省春荒期間因旱新增的缺糧人口將達297萬人,加上原來冬春救助人口384萬人,共有680萬人需要救助,保障好這部分困難群眾的生活,也面臨著極為嚴峻的局面。
對當前的旱情形勢,全省各級各部門務必高度重視,充分認識這場旱災影響的嚴重性、長期性和全局性,切實提高抗旱救災工作的緊迫感、責任感和使命感,把抗旱救災保民生作為當前壓倒一切的中心任務,動員一切力量和資源,以最堅決的態度、最有力的措施、最扎實的作風,打一場抗大旱、保民生、促春耕的攻堅戰。
三、狠抓工作落實,確保全省抗旱救災保民生各項措施扎實推進
當前和今后一段時間,全省各級各部門要著力抓好八個方面的工作,切實落實好30條具體措施。
?。ㄒ唬┒喾交I集抗旱資金。隨著全省旱情、災情進一步加劇,對資金需求也不斷加大,要切實把增加投入作為應對抗旱救災保民生的重要舉措。
1.省政府決定,再增加資金3.5億元用于全省抗旱救災工作,其中:動用省級預備費1.7億元,國家和省兩級煙草公司、云南中煙工業公司捐贈支援1.3 億元,由農業部門在年初預算中統籌安排5000萬元。
2.增加的投資重點用于四個方面:一是安排2000萬元,用于春荒期間群眾口糧救濟;二是安排1億元,用于農業抗旱補助;三是安排2億元,用于解決人畜飲水困難;四是安排3000萬元,用于森林防火。各級、各部門也要多方籌集資金,切實增加抗旱投入。
?。ǘ┩怀鲋攸c保障飲水。飲水是居民的基本生存條件,直接影響著居民的生產、生活和健康,要繼續把確保災區居民能喝上干凈水作為當前抗旱救災的首要任務。
3.統籌做好用水計劃。對可能發生供水短缺的城鎮、農村,相關部門要認真進行再摸底、再排查,在算清水賬、弄清水量的基礎上,抓緊制訂科學合理的供用水計劃和應急方案;各地要把供水用水方案從5月底倒排計劃,每一個存在供水困難的縣城都要建立臺帳隨時跟蹤,在旱情特別嚴重的地區,要以鄉鎮、村組為單位進一步細化供水計劃;要強化水源統一調度和管理,加強調處,防止發生水事糾紛。
4.組織農機和其他機械運水送水。對農機運水和農機裝備改裝為運水設施給予適當補助,動員和組織一切可用的農機裝備,積極參與拉水、運水、抽水、提水,優先保障廣大農民群眾日常生活用水,以及大牲畜的飲水。
5.想方設法增加應急水源。相關部門要因地制宜采取蓄、引、抽、提、拉、截流等多種措施,保持和增加庫塘蓄水;合理利用“五小水利”等各種水利工程設施蓄水;通過打井等方式合理開采地下水,加強抽提水設備保養維護,保證正常運行;做好人工增雨的各項準備工作,在出現有利氣象條件時,及時開展人工增雨作業。
6.著力保障中小學校用水。教育部門要深入基層摸底調查,尤其是山區鄉鎮、農村學校等用水集中而又缺水的地方,要提前制定科學合理的抗旱飲水安全應急方案,確保新學期每一所學校的飲水問題都有保障。
7.群策群力解決飲水困難。各地要根據實際情況采取一些臨時性措施,組織發動機關、企事業單位成立抗旱服務隊,開展流動擴澆和送水解困。對局部特旱地區,請求駐地解放軍、武警和預備役部隊為群眾拉水、送水。農業、水利、衛生等部門要加強協調配合,確定安全水源,保證有水可拉、有水可運、有水可抽、有水可用。
8.確保春節期間群眾用水。各地、各部門要組織力量,加強春節期間群眾生活用水的供給保障,確保春節期間群眾的用水需求。
(三)解決群眾生活困難。干旱使部分群眾的生活面臨困難,要把解決糧荒、傳染病防控、加強社會保障等作為當前民生工作的重點,切實安排好災區群眾的生活,幫助困難群眾解決好面臨的緊迫問題。
9.加強災情動態監測。嚴格災情報送制度,相關部門要繼續派出災情核查組,逐鄉、逐村、逐戶地核查災情,核查困難群眾缺糧、缺水等與生活直接相關的困難和問題,動態準確地掌握缺糧人口信息,確保不漏一戶、不掉一人。
10.及時發放救災物資和資金。要及時下撥救災物資,確保救助糧食足額、及時發放到災民手中;尤其要做好春節期間低保、“五保”和優撫對象等特殊困難群體臨時生活補助和臨時救助金的發放;糧食、民政等部門要抓緊做好救助糧食的采購,增加救災物質儲備。
11.積極引導社會力量抗旱救災。在春節后組織開展社會捐贈活動,廣泛動員全社會力量參與抗旱救災,力所能及地幫助災區人民擺脫困難。
12.加強疫情防控。衛生等部門要適時在全省開展健康教育和愛國衛生運動,加強對災區傳染病疫情、突發衛生事件的監測預警和防控;對飲用水及運水、貯水設施、新增水源和臨時性水源都要進行衛生學處理和消毒工作,加強水質檢驗監測,確保飲水安全。
?。ㄋ模┳ズ眯〈簻p少損失。要把加強小春生產作為減少災害損失、保障生活物資、促進農民增收的重要舉措。
13.各地農業部門要廣泛動員,及時組織技術人員深入旱區,開展苗情、墑情、災情、病蟲情、水情調查,對水源有保障地區的小春生產,在確保生活用水的前提下,要采取多項措施,因地制宜加強抗旱保苗。
14. 對受災較輕的農作物,要采取秸稈覆蓋、地膜覆蓋等措施減少土壤水分蒸發。積極推廣高吸水樹脂、旱地龍等抗旱技術增強保水效果。
15.對因干旱造成缺苗的地塊,要及時補栽補種早春玉米、早春馬鈴薯、早春蔬菜等短平快作物,最大限度地減少損失、增加群眾收入。
(五)及早謀劃大春生產。今年云南省小春減產已成定局,要切實加強大春備耕工作,努力實現小春損失大春補,力爭全年糧食總產量穩定提高。
16.調整種植結構,擴大旱作面積,力爭全省水源不足的地區水改旱面積達到300萬畝以上。
17.擴大地膜玉米種植,力爭種植面積達到800萬畝以上。提前規劃和采取超常規措施擴大晚秋作物種植,力爭晚秋糧食作物種植面積達到800萬畝以上,力爭煙后套種秋馬鈴薯、秋玉米、秋豆類和秋蔬菜等面積達到300萬畝以上。
18.及早做好種子、化肥、地膜等農資的調運、調劑和管理工作,滿足農業生產需求。
19.大力開展糧油高產創建,確保萬畝高產創建比去年新增350片,達到600片。積極組織開展水稻集中育秧和烤煙育苗,確保今年栽種需求。
(六)加強水利設施建設。水利基礎設施建設是農村農業發展的重要基礎,也是緩解旱情的根本舉措,要繼續推進重大項目建設,切實扭轉云南省水利基礎設施薄弱的局面。
20.繼續抓好“潤滇工程”、山區“五小水利”和農村人飲安全工程建設,確保全年水利建設投資完成120億元的目標。
21.加快推進重大引水工程建設。抓好牛欄江、清水海等調水工程,進一步做好滇中調水前期工作,提升跨流域供水保障能力。
22.爭取今年新開工建設一批中、小型水庫工程。抓好中低產田地改造,切實抓好干支渠防滲工程建設,充分發揮已建成水源工程的效益。
23.積極爭取國家立項支持250件重點小型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工程、12個大型灌區和3個中型灌區建設,再增加20個農田水利重點縣。
?。ㄆ撸┣袑嵎婪渡只馂摹.斍埃瑖乐睾禐暮透呱只痣U正在持續加重,并迅速蔓延,要按照“以超常規措施應對超高火險天氣”的要求,堅決抓好森林防火工作。
24.全省提前進入高森林火險期。發布森林防火戒嚴令,全面做好森林火災應急準備。完善應急預案,尤其要提前做好應對多起火災同時發生和應對重大森林火災的應急預案;足額儲備防、撲火物資,組建專業撲火隊。
25.加強巡防,增加重點區域巡山、守卡、護林力量。強化火源管理,林區一律實行封山管理,嚴禁火種入山,嚴禁一切野外用火。在春節和清明節期間,特別要加強燃放煙花爆竹的管理工作,堅決杜絕因燃放煙花爆竹引起的森林火災。
26.有條件的地方要積極開展新造林地灌溉保苗,嚴重缺水的地方要突出重點確保苗圃用水,調整實施春季造林計劃,最大限度減少干旱對林業生產的影響。
?。ò耍┩晟聘黜棻U洗胧?。
27.積極爭取國家支持。各有關部門要主動向國家匯報溝通和銜接,多渠道、多層面爭取國家加大對云南省抗旱救災工作的支持力度。
28.全力做好電、油供應等保障工作。加強水電蓄水和火電存煤,強化電力運行調節,確保各項抗旱救災負荷用電,增加柴油庫存,確保柴油供應。加強農資價格監測和抗旱經濟運行分析,及時采取相應調控措施。
29.加強氣象預報。氣象部門要切實加強監測預報,及時報送干旱監測和趨勢預測,為全省抗旱救災提供科學可靠的依據。
30.轉變作風。全省各級各部門要認真落實抗旱救災責任,加強協調配合,深入基層、深入災區、深入困難鄉村和群眾,以對黨和人民高度負責的精神,立足于防大災、抗大旱、保民生,指導、幫助、支持抗旱救災工作,努力奪取抗旱救災的全面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