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日,江蘇省太湖水污染防治委員會在南京召開第四次全體(擴大)會議,貫徹落實中央和全省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回顧總結2009年太湖治理工作情況,研究部署2010年目標任務。省委書記梁保華對太湖治理專門作出重要批示,省長羅志軍作重要講話,省委常委、副省長黃莉新主持會議,副省長徐鳴出席會議。
2009年,太湖流域各地和省各有關部門認真貫徹胡錦濤總書記“讓江河湖泊休養生息,再現生機”的重要指示,按照省委、省政府統一部署,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實現了“兩個確保,三個下降”年度目標。太湖9個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水質全部達到國家規定標準,湖體綜合營養狀態指數同比下降2.2,藍藻發生面積和藻類密度均小于上年,15條主要入湖河流中只有一條月平均水質劣于V類,同比減少2條,超額完成了劣于V類河流數量減少到20%以下的目標任務。主要入湖污染物氨氮、總磷指標同比下降10%、6%,超過了“比上年下降5%”的要求。太湖治理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本次會議明確,2010年我省太湖治理的目標任務是實現“兩個確保,一個下降,一個改善”:即確保飲用水安全,確保不發生大面積“湖泛”,太湖流域主要水污染物排放總量有所下降,太湖水質繼續有所改善。主要水污染物排放總量下降5%,國家考核斷面達標率不低于80%。
梁保華在批示中指出,太湖是國家確定治理的“三河三湖”之一,太湖治理是我省生態文明建設的重中之重。2009年,省各有關部門和太湖流域各級黨委、政府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堅持“鐵腕治污,科學治太”,一手抓應急防控,一手抓長效治理,強化措施,扎實工作,實現了“兩個確保,三個下降”的年度目標,太湖治理取得了階段性成效。但是,太湖水環境形勢依然嚴峻,對于取得的成績,切不可估計過高、盲目樂觀,必須充分認識太湖治理的艱巨性、復雜性和長期性。2010年是太湖治理的關鍵一年,希望各級各有關部門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加快轉變發展方式,加大結構調整力度,深入實施太湖治理國家總體方案,促進太湖水質持續改善,為早日實現太湖水質根本好轉而不懈努力。
羅志軍指出,2010年,各地各部門要把太湖流域產業結構調整納入我省“十二五”規劃和“落后產能淘汰三年計劃”,優化生產力布局,提升太湖流域可持續發展水平,逐步實現太湖流域經濟結構“調優、調高、調強”的目標。嚴格落實各項應急防控措施,強化監測預警,科學調水引流,全力打撈藍藻,開展生態清淤,確保供水安全。圍繞工業、生活、農業等污染綜合治理,分解落實氮、磷減排任務,集中力量推進一批重點工程建設,切實加強控源截污工作。積極配合做好國家“十一五”規劃考核和太湖治理中期評估各項工作,及早研究提出“十二五”重大治太項目,爭取國家對我省太湖治理給予更多支持。堅持科學治太,整合科研力量,組織開展流域產業結構調整促進太湖水污染治理的戰略研究,重點在總氮控制方面進行技術攻關。加強治太項目資金管理,放大環境經濟政策效應,最大限度滿足太湖治理資金需求。
羅志軍強調,各地各部門要加強對太湖治理工作的組織領導,牢固確立做好太湖治理工作就是抓調整促轉變的觀念,樹立大局意識,落實目標責任,強化督促檢查,嚴格考核獎懲,確保全面完成今年各項目標任務,為實現太湖水質根本好轉、“早日重現碧波美景”而努力奮斗。
黃莉新要求各地各部門認真貫徹落實好會議精神,要充分認識到太湖治理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工作,牢固確立憂患意識和責任意識,切實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按照省委、省政府的決策部署,強化目標管理,注重協調配合,突出工作重點,狠抓措施落實,保證今年治太工作順利完成。
會上,省政府與太湖流域各市政府及省有關部門簽訂了年度目標責任書。省太湖水污染防治委員會全體成員,太湖治理專家委員會、太湖流域各市縣(市區)政府及有關部門主要負責同志參加了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