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宜昌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鄒正金帶領調研組到夷陵區就城區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工作情況進行調研。調研組現場考察官莊水庫、東風渠總干渠、尚家河水庫、西北口水庫,聽取區政府關于宜昌市飲用水源地保護工作情況匯報,并開展座談。
近年來,夷陵區認真落實水源保護的相關法律法規,堅持經濟社會發展與生態保護并重。在嚴格落實各項保護措施的基礎上,著力通過政策扶持、對口幫扶、項目傾斜等措施推動保護區科學發展。出臺了《關于加快西北口庫區經濟社會發展的意見》,編制了《宜昌市西北口飲用水源保護區經濟社會發展規劃(2011-2015年),制定了《關于加快主城區水源保護地西北口庫區經濟社會生態和諧發展的意見》等政策措施。經過多方努力,保護區面貌發生了較大變化,生態環境保持良好、產業發展優勢初顯、基礎設施快速推進。但為了飲用水源保護區建設,周邊群眾在獻出大量耕地、林地的同時,生產、生活還受到環境保護的諸多制約,主要存在“主導產業發展難、生產生活條件改善難、防災減災任務難、生態環境保護難、歷史遺留破解難”等“五難”問題。
就如何進一步推進宜昌市城區飲用水源保護地建設,調研組建議,要加強組織領導,成立領導小組,明確保護任務,落實責任人。要加大宣傳力度,采取多種形式加大對水法、水污染防治法等相關法律法規的宣傳,在全社會形成自覺保護水源地的良好氛圍。要強化綜合治理,加大執法力度,減少污染,凈化水體。要認真研究保護區發展問題,科學劃定保護區,建立生態補償機制,明確補償標準,促進飲用水源保護區經濟社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