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五,佛山市水務局副局長區社儉、市環保局副局長呂丹苗做客佛山市政府網“對話民生”互動欄目,與網友就水污染、水浸黑點、內河涌整治等問題進行探討。區社儉表示,針對城市排澇、治污需要,未來三年佛山將投20億元整治102條內河涌。
內河涌整治“治打”結合
據統計,目前全市共有2802條內河涌,總長是5084公里,面對如此量大而面廣的改造任務,眾多網民對家門口的河涌治理工作進行詢問。有網友提到佛科院北門對面河涌以及黃岐白沙村的白沙河常年黑臭,希望有關部門加強整治。
“現在河涌整治計劃,從以前只有工程整治擴展到整治環境再造、源頭治理等各個方面,未來三年有102項內河涌整治項目,涉及金額20多億元。”區社儉指出,這些整治項目涉及禪城、南海、三水、高明四個區。“比如說有網友提到南海黃岐鎮白沙河污染問題,因為白沙河的污染不僅僅是河涌的問題,還有周邊企業是否達標排放問題,我們將和環保局聯合整治。至于佛科院北門河涌,我們已要求禪城區相關部門啟動整治,有一部分現在已完工。”
在如何配合水務部門做好內河涌整治上,呂丹苗表示,市環保局新出臺的重點污染源環保管理辦法,希望能建立一個信用等級評價管理制度,調動企業自覺做好污染治理工作。“信用管理也是當前佛山環境管理制度的一個新補充通過環保部門定期向金融、經貿、發改等部門通報企業的信用評價信息,相關部門就把這個信息納入到企業的誠信系統,以嚴格的信貸管理來促進企業規范環境行為。”
城市水浸黑點三年內一定解決
據了解,佛山今年面臨的防汛形勢嚴峻。根據市氣象局檢測,今年4—5月,佛山降水量比歷史同期增加了40%—50%,尤其是當下即將進入“龍舟水”,降雨增多。
“網友2376”問:“未來將如何加強佛山的排澇能力?排澇設施建設的目標是什么?”“情深一問”更是直接發難稱:“雨季又要來了,但是好像去到哪兒哪兒都水浸,年年說年年如此,請問這么多納稅人的錢,都花到哪里去了呢?”
“目前造成內澇的原因主要是以前建好的管網建設標準比較低,管網不夠粗,也有一些管網由于在地下會有淤塞。”區社儉表示,現在全市正在按規劃建設泵站,同時對一些舊小區的管網淤塞進行清瘀,每年安排一定的資金清疏。當然在暴雨來臨時對水浸點先進行排空。
不過區社儉坦言,有些由于工程的原因造成地下隧道積水,水務部門會加強管理。“一個水浸黑點,它不是僅僅靠基礎設施建設就能夠完全搞好,比如港口路的問題就由于原來規劃管網建設標準比較低,周邊一些榕樹的根比較發達,所以堵塞了排水道,現在我們已經開始對港口路的地下排水管道進行改造,相信改造以后,港口路的水浸現象會有比較大的改善。”
對于水浸黑點何時會有較大改觀,區社儉告訴網民,城市行動計劃三年之內水浸黑點會有很大的改善。可是水浸黑點是會轉移的,現在城中村一些水浸黑點,將通過城中村的水道改善來解決,水浸黑點三年內一定會采取工程措施和管理措施來得到解決。
水污染從源頭控制污染物排放量
在當天交流中,很多網民都對昔日下汾江河戲水、捕魚表示懷念,希望水務、環保部門對防止水污染做出更多努力。
區社儉指出,從2008年汾江河整治以來的成果。通過建設管網,源頭上減少了向汾江河排污的量,汾江河不黑不臭這個目標已基本實現。現在汾江河沿線已建設1.98萬平方米的人工浮島,且有150家重點污染企業進行了改造和轉移。
“接下來我們要控制水污染排放量大的項目上馬,從源頭上控制污染物的新增排放量,結合污染減排加大對重污行業比如印染、化工、醫藥、造紙這些水耗大戶的提升和淘汰,減少污染物的排放量。對重點污染企業重點排污口實行在線監控,動態管理。”呂丹苗則表示,目前河涌污染的主要原因是廢水的排放量還是比較大,比如工業廢水排放量有22000多萬噸,工業廢水中COD還有1.75萬噸;生活廢水達69596萬噸,COD大概是工業排放的3倍;生活污水COD排放大概9.73萬噸,是工業排放的六七倍。這么大的排放量處理還沒有完全到位,尤其農村生活污水處理還比較滯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