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2010年的“十一五”期間,本市水資源實現供需平衡。全市再生水利用量達到6.5億立方米,超過密云水庫供水量。這是記者今天從市發改委獲悉的。
本市堅持外部開源、內部挖潛、循環利用,以不足23億立方米的水資源量支撐了年均35億立方米的用水需求。
“十一五”期間,南水北調京石段應急調水目標實現。南水北調京石段應急供水工程南起河北省滹沱河南側古運河,北至北京市團城湖,線路總長度307.5公里。目前,河北省三座大型水庫水質均為三類以上,符合向北京供水的水質要求。
南水北調供水系統建成后,從根本上緩解了北京水資源供需矛盾,可以解決京西南和京南地區的缺水問題,南水北調進京后,可充分利用調水供給城市用水,控制現有的利用地下水水廠的開采,改變地下水位持續下降的局面。
本市全面啟動了污水處理廠升級改造工程,實現污水變資源。新城“至少建成一座高品質再生水廠”目標。全市再生水利用量達到6.5億立方米,超過密云水庫供水量。本市中心鎮全部實現集中供水。145萬郊區農民實現安全飲水,率先在全國基本解決農民飲水安全問題。
城市污水處理率達到95%,新城污水處理率達到90%。中心城區市屬骨干河道和奧運場館周邊水系實現生態治理,六環路以內骨干河湖水系基本還清。建成“引溫入潮”工程,首次實現跨流域調水。
“十一五”期間,本市萬元GDP用水量由51立方米下降到33立方米,下降幅度近四成,用水效率國內領先。(記者 饒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