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河水位下降
排污暗管露臉
市環保局:調查核實后制定方案解決
2009年以前的連續6年,渠河水在春節期間出現水華現象,河水變成黃褐色或者烏黑色,令市民十分擔心河水水質。今年進入枯水期以來,渠河水終于回歸正常。“綠瑩瑩的,沒有往年出現的長達數周的水華現象。”2月28日,在渠河邊釣魚的市民呂明耀告訴記者。
能見度提高 河水清得讓人舒暢
過去五六年的每年2月,隨著涪江上游來水減少,渠河水都會出現水華現象,河水變為黃褐色。每當此時居民都十分擔心河水水質,因為這水是廣大居民的飲用水源。而今年,令人擔心的黃水不見了,河床上流淌著碧綠的河水,能見度大大提高了。“以前用瓶子打一瓶水上來,河水發渾,味道發臭,今年的水干干凈凈的。”呂明耀告訴記者,“剛才我用釣竿試探了一下能見度,大約在2米左右。”
市環保局環境監察支隊支隊長康曉陽對渠河水的變化也倍感欣慰。“渠河水水質變好的主要原因是全省推進的城鄉環境綜合治理搞得好,使涪江上游的污染源顯著減少;同時,市環保局近幾年開展的保護母親河的行動功不可沒。有序、科學、嚴密地保護母親河不受污染,市環保局和全社會都作出了巨大的努力。”
暗管露臉 保護飲用水仍需努力
近來,渠河水位下降,西山路沿線原來隱藏在水面下的暗管露出了“尊容”。2月28日上午,記者從二井溝出發,沿著渠河邊徒步調查暗管排污情況,初步調查發現排污暗管竟有6處之多,向渠河排污的情況令人觸目驚心。這些暗管分別是:二井溝三運輸公司修車廠南北側各有一個暗管,公園立交橋北側祥和茶樓暗管,水月閣廁所暗管,西山居委會暗管,吳家灣排污口。其中排污量最大的為吳家灣排污口和二井溝排污管。記者在二井溝排污口看到,大量污水經過公路路面流到渠河邊,然后通過暗管排入渠河。附近的居民向信才告訴記者:“這條污水排放了好多年了,我家聞著臭味道也很多年了,我們都習慣了。”
而從吳家灣排污口排出的污水不僅量大,而且渾濁惡臭,直接污染著我們的飲用水源。康支隊長告訴記者,這些排污暗道正在進一步調查核實,之后將要求各屬地部門制定解決方案。如何處理這些直排暗道?本報將繼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