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今日起,銀川市內興慶、金鳳、西夏三區自來水價格全面上調。其中涉及居民生活用水的情況是:2010年3月1日起上調0.25元/立方米;2011年1月1日起上調0.15元/立方米,上調幅度由擬調方案的46.15%降為30.76%。
在本次水價調整前,市政府于2009年10月21日召開了水價調整聽證會。在聽證會上,有的聽證代表指出,百姓有理由知道,價格都漲在哪些方面?也有市民質疑,水價上漲,水質、服務能否隨之提高,是否自來水企業自身管理費用太高導致水成本增加?面對種種疑問,相關部門的負責人進行了解釋。
疑問1 :每立方米水的成本是多少?
解答:據銀川市自來水公司總經理趙勇介紹,近年來,隨著資源類產品和生產資料價格的不斷上漲,以及城市供水系統的新建擴建,企業的供水成本在不斷增加,到2008年12月底,銀川市1立方米水的供水成本(完全銷售成本)已達1.93元,含稅價格應為2.14元/立方米,現行1.44元/立方米的水價,與含稅價倒掛0.7元/立方米。供水成本和供水價格嚴重倒掛的矛盾,使銀川市自來水總公司嚴重虧損,據銀川市物價局提供的,經過寧夏價格成本調查監審局審核的,銀川市自來水總公司城市供水成本顯示:銀川市自來水總公司2006年虧損3718萬元,2007年虧損3852萬元,2008年虧損4150萬元。
疑問2 :漲價的主因是什么?
解答:資料顯示:2006年至2008年,銀川市自來水總公司支出項目中,營業費、管理費、財務費三年平均為1515萬元,4350萬元,25.5萬元。另外,市自來水總公司每年支付銀行貸款利息1700多萬元,約占全年水費收入的20%。
在此前的聽證會上,有代表質疑,是否自來水企業自身管理費用太高,導致水成本增加?面對這一疑問,銀川市物價局局長昝世英說:“管理費用激增并不是自來水總公司提出漲價的主要原因,主要原因是制水成本中,電力4年漲了32%,球墨鑄鐵管材漲了97%,除此之外維修費、燃油費、人工費的大幅度上漲助推了自來水成本的上升。”
“銀川市自來水價格還是2002年調整的,從那以后一直沒有變過。”銀川市自來水總公司總經理趙勇說:“現在的人工成本、物價成本都比當時高得多,公司連續三年虧損,保證正常供水的壓力非常大。水價與成本長期背離,調整水價也是核算成本后綜合考慮的。”據他介紹,公司成本激增除了償還貸款利息外,主要體現在管網建設、保障飲用水安全、提高飲用水質量三個方面。
在管網建設上,老小區的鑄鐵管道需要更換為新的球墨鑄鐵和PE管線,而新建小區的管線孔徑不配套,也需要更換。據統計,近三年來,銀川市共計改造小街巷管網75條,投入資金共計3957萬元。隨著城市規模的擴張,供水設施的配套建設任務很重,比如說新區、銀川市麗景街以東地區、興慶區寶湖周邊及以南區域,幾年前還都不是城市建成區,但近年來都迅速成為樓盤密集,人口集中的新居住熱點,這都要求供水企業緊跟城市發展步伐鋪管布線,資金投入壓力很重。
為了改善水質,增加水壓,要將部分小區之前的支線管網改為閉合式的環狀管網,這些成本都很高。銀川市城市供水擁有上千公里總長的地下輸配水管線,這些管線都在過去幾十年間零散建設,受區域地理位置制約又都是分片敷設,至今仍有部分地段管網存在斷頭未連接,管徑小,未形成管網回路等現象,再加上因管材質量和壽命原因需要進行的更新改造,這些如不加以改造,將會使得全市管網系統在局部地區出現水壓不穩定,水量不均衡,甚至水質受影響的現象。
疑問3:水價上漲,水質能否隨之提高?
解答:據銀川市第二自來水廠廠長劉國慶介紹,為了保障飲用水質量,企業一直在加大水源保護,也就是多花錢。長期以來銀川市自來水總公司都嚴格執行水質三級檢測制度,嚴把質量關,保證供應優質合格的生活飲用水。
但對于劉廠長這個說法,很多市民并不認同。家住在水一方小區的黃小姐說:“在水一方的自來水水垢很多,裝水的壺啊,杯子上面都有很厚一層水垢。”同樣,王女士原來家住安東小區,她感覺水質很差,現在搬到了春滿園小區,由于小區內有水塔二次供水,感覺比以前好一些。在記者隨機采訪的七人中,有四人認為水質沒有改善,還和以前一樣。
市自來水總公司辦公室主任鄭薇解釋說:“安東小區和東安小區,就是銀川最著名的二次污染水質差的小區,但因為這兩個小區是典型的因樓內管材不合格造成水質污染,除非開發商更換樓內管道,否則多好的水一進入室內都會立刻變質。”
至于在水一方小區,鄭薇告訴記者,由于該小區實際入住率低,造成水進入樓內后容易長期停滯造成變質。隨著入住率提高,這種情況會自然改善,這種現象在麗景街以東的新建小區里都出現過。
鄭薇說:“東部地區水質本身比城西水質含鐵錳要高一些,我們在三水廠新建的10萬方除鐵錳水處理車間會比較有效地解決這個問題。”她的這個說法在市民中也得到證實,家住紫園小區的陸女士就對自來水供應質量很滿意。而在興慶區工作,家住西夏區的李女士和何女士就表示:“西夏區的水比興慶區的好喝。”
■鏈接
銀川市水價調整歷史
從1958年至今,銀川市的居民用水水費已調整過10次,經歷了一個由高到低,再由低到高的過程。1958年銀川自來水1元/立方米,1964年降至0.6元/立方米,1965年降至0.43元/立方米,1966年至1977年降至0.15元/立方米,1992年上調至0.20元/立方米,1994年至1997年四年間調整了3次,直至上調到0.65元/立方米,2000年調至0.85元/立方米,2003年7月1日調整至1.15元/立方米,2004年7月1日將再次調整至1.30元/立方米。這樣一條變化價格曲線所反映的不是自來水價格與市場供求關系的變化,而恰恰反映是政府對水價的定價政策的變化:從最初的市場性,到后來的公益型,再到上世紀90年代后的向市場性轉變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