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股出資投勞、按股分水、按股分紅,井研縣采用“股份制建山坪塘”的模式廣泛推廣
“半畝地的屯水田可以蓄水400立方米,解決20畝旱地的澆灌。今年終于種成了水稻。”10月15日,說起家門口的屯水田、U形槽,井研縣天云鄉天湖村1組村民楊光友高興不已。
井研縣屬于全樂山最干旱的深丘地區,三年前,別說種水稻,連飲水都是個大問題,如今全鄉8個行政村6953人的飲水問題全部解決,正在進行的“治旱興水”工程完工后,到2012年可覆蓋全鄉7000多畝土地。
“十一五”期間,樂山實施大中型水利設施建設,輔以“三小”工程,建設起大、中、小、微相結合的水利工程,收效顯著。截至2010年9月30日,全市累計完成投資10.21億元,新增有效灌面7.19萬畝,綜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積75平方公里。
用“股份制”來治水
在天云鄉華陽村5組,已建好的U形槽替代滲透嚴重的土渠,分布在道路一旁,清水流淌。華陽村村主任方興樹說,原來是1.6公里的土渠,從提灌站提上來的水放到末端需要2個多小時,最后水流就只剩零星一點。今年5月,村里人均集資300多元,建成了防滲透的U形槽,放水只需40分鐘。
土渠的水利用率不到30%,而改成U形槽后,利用率可達到90%以上。然而,除水務部門等的支持外,資金何來?
“股份制建山坪塘”的模式廣泛推廣,按股出資投勞、按股分水、按股分紅,村民最終嘗到了治水的甜頭。
實施股份制,財政資金起到了“四兩撥千斤”的作用。目前,樂山市已建成“三小”等小型農田水利工程15000多個。
蓄水保水能力增強
市中區牟子鎮境內的勝利水庫,水泥壩頂寬闊平坦水面平靜。這座?、蛐退畮煲寻踩唤洑v了雨季考驗。前些年,每到雨季,住在水庫旁的村民常新燕一家就提心吊膽?,F在的勝利水庫,壩基得到加固,迎水坡面全部進行了防浪處理,增設了防浪板,壩面背坡增加了排水系統,壩底進行了硬化,溢洪道得到改善,水庫蓄水保水和安全能力大大提升,以前只能蓄水2萬立方米的水庫現在能蓄12萬立方米,可保障周邊800畝農田的灌溉。
據了解,樂山共有216座小型水庫,大都修建于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由于年代久遠,85%都屬于病險水庫。近年來,樂山市共完成了120座病險水庫的除險加固,蓄水保水能力增強。同時,樂山建成的100622處骨干蓄水工程中,有中型水庫6座,小型水庫216座,總蓄水量3.87億立方米。
“多修水利設施,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工程性缺水。”樂山市水務局局長楊良清表示。
發揮造血功能
截至目前,樂山2010年共征收水資源費1.2141億元,按照“取之于水,用之于水”和“收支兩條線”的原則,全額納入財政預算管理,專項用于水利項目建設、發揮“造血功能”。
做好“水”文章,水資源的統一管理體制,必須權威、高效、協調。去年6月,樂山市水務局暨樂山市水務投資有限公司掛牌成立;8月,市級和11個縣(市、區)水務體制改革任務全面完成,變傳統的城鄉“多龍管水”為“一龍管水”,改變了城鄉分割、部門分割的水資源管理體制。據了解,2010—2020年,樂山擬投資116.54億元,用于田間灌溉排水工程和小型水利工程建設,為農田水利基本建設的可持續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