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污水治理和河涌綜合整治項目581項已完成294項
治水效果好不好,請市民監督。昨日,記者跟隨市、區治水工作人員走訪了市區部分完成截污的河涌,發現這些河涌初步達到不黑不臭。
為了更好地鞏固現有的成效,市水務部門在門戶網站公布了污水治理和河涌綜合整治的各項任務、進展情況及責任單位,請市民進行監督。
文/記者賴偉行實習生翟荒原通訊員盧紹琨、朱楠潔
根據最新治水進展,目前全市污水治理和河涌綜合整治項目581項,已完成294項,全市工程總體形象進度為74.29%。其中,城市污水治理工程項目113項已完成42項,調水補水工程85項已完成11項,河涌綜合整治工程項目123項已完成47項,水浸街治理工程228項已完成176項,農村污水治理工程32項已完成18項。
河涌污泥集中運往峨眉沙島處理
記者昨日首先到達荔灣區芳村大道旁的大沖口涌北出口段,該段于去年5月完成整體整治工程。記者昨日在現場看到,河涌水質依然保持清澈,河中水生植物隨風搖曳,河岸兩旁景觀植被生長茂盛,有附近居民在大榕樹下跳舞、打太極,一派悠閑舒適的景象。據荔灣區治水辦項目負責人李讓軍在現場介紹,荔灣區涉及整治工程的河涌有30條,目前工程進度完成整體的76%。以大沖口北出口段為例,主要整治內容是截污清淤、固水補水。與全市其他河涌的整治一樣,針對河涌臭味的主要來源是河底淤泥,采取挖污填埋的方法,挖出污泥運往海珠區峨眉沙島指定地點,利用專門工藝將污泥壓縮成磚,該河涌的清淤工作每幾年需進行一次。
隨后記者來到地鐵B涌,該河涌鄰近交通繁忙要道,一邊的堤岸緊貼著園藝花草石頭市場。據參與該河涌整治工程的廣州市本洲納米科技有限公司的工程師介紹,該河涌為生態技術應用試驗段,在長100米寬22米的試驗段內投入資金近50萬元,運用生態修復技術,增加水體氧氣含量,增殖水生植物固化底泥,改變河涌生態系統荒漠化的現狀,達到可活魚蝦的水質要求。記者現場觀察,河涌過去淤泥裸露,黑臭難聞的狀況已得到明顯改善,可以看到人工種植的水生植物冒出水面。
海珠區四條城中村河涌成難啃的“硬骨頭”
據市治水辦相關負責人介紹,經過一年多的治水,一些河涌經過截污、清淤、補水等措施的治理,開始凸顯治污效果。目前治水進入最后攻堅階段,治水工程是一項系統性的工程,治水效果如何,在于細節的完善,只要有一個環節銜接不順,河涌水質難以好轉。比如截污,這么多管網,只要有一個干管接不起來,污水就不能送進污水處理廠進行處理,河涌的水質就無法實現改善。因此,市治水辦已對581項治水工程倒排工期,要求各級治水部門全力以赴加快截污和清淤工程的推進,完善在建的污水處理系統和調水補水措施。
海珠區水利部門負責人昨日就向記者透露,海珠涌的整治還未完成。“我們發現之前海珠涌兩岸鋪設的污水管不少都有堵塞或者亂駁錯接的問題,所以現在還在進行查漏補缺。”該負責人表示,對于海珠區來說,康樂涌、五鳳涌、墩和涌和大塘涌4條城中村河涌是最難啃的“硬骨頭”,因為前期征地拆遷進度慢,目前上述4條河涌的截污工程才剛剛完成了超過五成。另外,在截污過后,由于這4條涌是斷頭涌,所以將面臨“無水”的困境,計劃通過海珠湖引水補水來為這些河涌解渴。
仍有單位向河涌排污
水務局公布舉報電話
黃埔區治水辦相關人士透露,不久前摸查時發現,仍有單位向河內排放黑臭的污水。市治水部門昨日透露,全市121條綜合整治河涌中,去年排污口數量為14603個,排污總量142萬噸/日。市治水辦今年已要求市水投集團和各區治水部門對負責整治河涌的排污口進行一次復查,要求力爭不出現漏接的現象。
市水務局近日在門戶網站公布了市水投集團和各區(縣級市)實施的全市污水治理和河涌綜合整治的任務、目標、責任單位和最新進展,請市民隨時對河涌整治的情況提出意見和建議,也請市民舉報河涌排污口。
市水務局網站
http://www.gzwater.gov.cn
舉報電話:87555555;96968
已基本完成
整治的河涌
荔灣區大沖口涌
納入整治任務的大沖口涌(北段)工程建設的主要任務是沿岸截污,并收集大沖口涌沿岸生活污水。目前,大沖口涌(北段)的截污、清淤、堤岸景觀工程已全部完成。按計劃,今年將完成全段整治。
荔灣區地鐵A、B、C涌
荔灣區水務部門負責人介紹,短短一年時間內,三涌水環境景觀已初步改善,目前共接入排污口28個。
海珠區黃埔涌
黃埔涌為海珠區范圍內的最大河涌,該河涌連接珠江前、后航道,穿越琶洲會展中心。據市水投集團介紹,黃埔涌已完成南岸截污工程2.6公里,北岸截污工程5.1公里,已將地鐵營運總部及周邊樓盤小區生活污水收集,共接入排污口18個。
黃埔區烏涌
烏涌擔負著大沙地城區的排澇、排污、防洪等重要功能,是黃埔區的“母親河”。目前烏涌左右支流截污已基本完成,科學城片區1.5萬噸污水將被送到大沙地污水處理廠處理。
蘿崗區南崗河
南崗河整治前,河淤塞十分嚴重,堤岸防洪標準很低;整治時,蘿崗區治水部門提出“水動、水清、水滿”的整治理念。南崗河(蘿崗區范圍上游段)需整治10.75公里,目前,完成整治長度5公里,預計6月底前能完成整治任務。
黃埔區長洲涌
長洲灣水道位于長洲島內,其東南出口接鐵樁水道,西北出口接珠江后航道。為恢復長洲灣水系原貌,黃埔區政府及時啟動了長洲水系復通工程,并于2008年12月初動工建設。目前,工程完工率約99%,并實現主體通水,水質基本與珠江水同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