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是生命之源,但這個生命之源卻被人為破壞、人為污染。檢查組在檢查各地的飲用水源保護時,發現污染現狀和污染隱患都存在,直接威脅到人民群眾的用水安全。
記者隨檢查組在各地發現,飲用水源都在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壞,特別是來自生活方面的污染和農業農藥方面的污染。如與湄潭自來水廠一墻之隔有50多戶村民居住;鳳岡飲用水庫穿阡水庫區有21戶村民生活;中心城區的紅巖水庫庫區農家樂經營和農業生產現象十分嚴重;海龍水庫有垂釣現象;北郊水庫有養魚、游船現象。
更為嚴重的是遵義縣的飲用水源污染和隱患。遵義縣樂民河是水泊渡水庫的主要補給水源,但樂民河的景象卻令人失望:白色的垃圾漂浮在水面上;垂釣者、游泳者均有;河邊的一家水泥廠正在生產,工業廢水直接排入樂民河中……此外,樂民河除南白外,還有中南、樂山、甕海、高枧、樂里、池坪、八里、石板、民主等集鎮的生活污水(約5000噸/日)未經任何處理直接排入河中。同時流域內由于人口不斷增加、耕作面積增大,農民大量使用化肥和農藥,地表徑流受到化肥和農藥的污染后排入樂民河。
面對飲用水源地出現的上述污染和隱患,檢查組對當地政府和管理部門提出批評。記者獲悉,匯川區政府將于近期對北郊水庫的養魚和游船進行取締;遵義縣已經計劃在縣城南部片區修建污水收集和提泵站,將南片區的污水提到龍坑污水處理廠進行處理排放;紅花崗區加大了對紅巖水庫庫區農家樂的整治,目前庫區農家樂已經從2003年的21家減少到現在的5家。(秦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