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在象山大目涂灣畔舉行的浙東表面工業園開園典禮上,8家來自象山縣內外的電鍍企業老總喜笑顏開地與浙東表面工業園簽下了入園協議。幾位老總表示,入駐這個設施一流的工業園,猶如入住精裝修的套房,只需拎著行李箱,就能搬進新居了。
浙東表面工業園項目,是象山重點招商引資項目。該項目總投資額5億元,面積369.92畝,是目前國內技術最先進、布局最合理的一個電鍍工業園區,已于2008年6月被省科協評為“浙江省優秀創新型企業”。
據出席開園典禮的中國電鍍協會顧問委員會副主任王一夫介紹,《電鍍污染物排放標準》(GB21900-2008)將于2010年7月1日起正式實施,較原電鍍廢水排放標準要求明顯提高,達到了國際上真正的高要求,體現了我國整治電鍍行業的信心和決心。同時在相當大的比率上,也給大多數電鍍廠是否能規范持續生存帶來了尖銳的拷問。新環標的實施對行業發展既是一次挑戰,更是一次機遇。如果原有的電鍍工藝及廢水處理工藝不能滿足新環標的排污要求,企業必將面臨整改甚至關停的局面。
“什么叫污染——污染就是放錯了位置的資源。”昨天下午,在象山舉行的貫徹電鍍新環標清潔生產研討會上,與會專家表示,浙東表面工業園給出了一個專業化的答案。在這一工業園里,他們以專業化的清污分流,用離子交換、反滲透膜等先進方式進行回收化處理,使原來毒害性極強的一類污染物重金屬,90%以上都變成貴重的原材料,使65%的電鍍廢水變成寶貴的中水。
剛簽下了入園協議的寧波市寰寶電鍍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熊嶺南坦言,要想達到新標準要求,企業必須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財力,但這對電鍍企業而言是筆不小的開支。在這一背景下,浙東表面工業園的開園,讓被新標準掀起的“環保風暴”所吞噬的電鍍企業看到了希望,園區擁有現代化的標準廠房及集中污水處理中心,不僅為入園企業大大降低了生產成本,更重要的是,這也使企業滿足了低碳經濟時代的節能減排、清潔生產要求。
中國表面工程協會常務理事史志鴻表示,浙東表面工業園的開園,無疑在新標大限將至前,為國內電鍍行業樹起了一面積極應對新環標的“綠色大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