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日起在全省正式實施
本報訊:近日,由珠海市標準編碼所和珠海市偉力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共同負責起草的省地方標準 《再生環保燃料 污泥衍生清潔燃料》經廣東省質監局批準發布,成為全國首個“污泥衍生清潔燃料”標準,將于今年5月1日正式實施。
據了解,珠海市主城區污水處理廠每日產生的污泥高達200噸,過去大部分被送往填埋場進行填埋。而未經處理的污泥如果任意堆放和排放則對環境造成新的污染。為將污泥變廢為寶,減少二次污染,促進循環經濟發展,珠海市偉力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近年來研發了一種高科技制造方法,通過衍生處理、機械脫水等加工處理后,將污水處理廠處理污水后產生的污泥,轉化為清潔燃料,成為和煤炭一樣的固態燃料,可廣泛用于工業燃煤鍋爐、窯爐、熱風爐等,有效解決了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泥的出路問題。該技術獲得中國發明專利。
由于目前該產品技術在我國本領域處于領先地位,“為了使科技成果更好、更快的產業化,非常有必要制定相關標準指導、規范和促進該產品技術推廣。”為此,珠海市質量技術監督標準與編碼所結合珠海市偉力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科研成果及產品的生產實際情況,于2007年底向廣東省質監局提出制定《再生環保燃料 污泥衍生清潔燃料》地方標準的申請并獲批準。在經過前期大量工作后,該標準于去年底通過省質監局組織的專家組審查通過。
據了解,該標準的發布實施,對規范全省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泥轉化為清潔燃料,提高污泥能源化利用效率,建設節約環保型社會具有重要意義。據悉,2009年8月,由珠海市偉力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負責的市污泥能源化綜合利用工程正式動工建設,12月開始試運行,預計每天處理污泥能力達到200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