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正建設13座生活污水處理廠,日處理污水能力達34.5萬噸,其中6座將在年底完成。昨日,香港特別行政區全國人大代表調研團抵惠,對我市東江水資源環境保護工作進行調研。代表們認為,惠州政府保護東江水不遺余力,讓東江干流惠州段水質保持穩定優良,常年達到Ⅱ類標準,保護工作達到全國標準。
全市正建設13座污水處理廠
昨日下午,調研組首先參觀惠州市梅湖水質凈化中心,了解到生活污水經過一系列凈化后達到Ⅱ類B標準,這些水排到東江已達標了。當拿到凈化后的清水與凈化前的污水對比,代表們更清楚地看到凈化效果,稱贊惠州生活污水處理廠先進,生活污水處理能力強。
據了解,截至目前,全市共建成19座污水處理廠并投入運行,日處理污水能力59.15萬噸。我市目前還有13座污水處理廠正在建設,日處理能力34.5萬噸,其中6座將在年底完成。另外,全市建成配套管網近30公里,不斷完善市區生活污水管網收集系統建設。
滲濾液處理工程設計日處理垃圾滲濾液600噸
在參觀滲濾液預處理工程時,調研團了解到該工程占地2公頃,設計日處理垃圾滲濾液600噸。垃圾滲濾液處理后,達標污水排入市梅湖水質凈化中心處理排放,沉淀的污泥排入污泥池,之后處理成污泥餅,放到垃圾焚燒廠處理。
“這套設備比香港先進多了,值得我們參考。”全國人大代表劉佩瓊說,香港處理垃圾滲濾液的污泥還不能做成垃圾餅焚燒,污泥露在外面,發酵時很臭,很多居民都有意見,經常投訴。
據介紹,我市在推進垃圾無害化處理場及危險廢物場建設,已建成惠東梁化省危險廢物處理示范中心并投入試運行。日處理能力800噸的惠城區垃圾焚燒處理廠已投入運營,惠城區和惠陽區垃圾綜合處理廠達到無害化處理要求。
惠州保護東江不遺余力
目前,東江干流惠州段水質保持穩定優良,符合國家二類標準,城市飲用水源水質達標率100%。調研團參觀了廣東省地表水水質自動監測系統,從近兩年來的監測數據了解了東江水質。
全國人大代表譚惠珠代表調研團說,香港能享受到好的生活環境和標準,跟東江水滋潤分不開。一條東江養育下游4000萬同胞,惠州市政府不遺余力保護東江,任務很重,但做得很好,已達到廣東省、國家標準,“我們香港人常年喝東江水,一點問題都沒有。”
建議惠州堅持高科技少污染高效益發展道路
譚惠珠提到,惠州保護東江面臨兩方面挑戰,一是現代工業發展,二是歷史已存在的農業、養殖業。不過,惠州市政府嚴格招商選資,每年建設項目環保否決率均在10%以上,否決了一批高物耗、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益等不符合環保要求的項目。惠州拆除禁養區內非法養豬場2300多家,清理存欄生豬55.4萬頭,力度非常大。
譚惠珠說,惠州有山有水,生態環境優美,市民素質高,這很難得,她建議惠州繼續走高科技、少污染、高效益的發展道路,既要金山銀山又要綠水青山。(記者:李家聲 廖桂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