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環境保護部發布《2009年全國城市環境管理與綜合整治年度報告》(下稱《城市環境年度報告》),太原因為水質達標率低的問題被點名。昨日,太原市環保局通過本報表態,城市污水一直是導致太原水質達標率低的主要因素,今后重點集中精力關注城市污水處理。
40%的城市污水
直排汾河
太原市環保局工作人員告訴《山西青年報》記者,目前,太原市區生活污水日排放量近70萬噸,而現有生活污水廠集中處理能力僅為42萬噸,污水集中處理率僅為46%。有近30萬噸未經處理的生活污水直排汾河,造成嚴重的水質污染,給汾河水質改善帶來了壓力。
2009年,太原市在全省“城市環境綜合整治定量考核”中排名靠后,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城市污水集中處理的滯后。在2009年的考核中,僅此一項指標就失分嚴重,同時污水集中處理率的不足又造成城市地表水達不到功能區要求,也造成失分,直接拉開了與其他城市的差距。
污水處理廠建設不力
據悉,從2006年就開始作為太原市政府重點工程的城南污水處理廠,至今仍然沒有開工建設,城市西南部的晉源污水處理廠至今仍然處于規劃當中。業內人士透露,如再不加快建設污水處理廠,“十二五”期間,太原市的此項考核排名下滑和落后的狀況將難以扭轉。
因此,太原市環保局建議太原及早將城市生活污水處理廠的建設提上議事日程,在盡快完成城南污水處理廠、晉源污水處理廠的同時,可以采取多種形式的城市污水處理工藝,如在汾河出境斷面和晉源區建設生態型污水處理廠等,使城市污水處理率提高到95%以上,廢水回用率達到5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