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此間舉行的第十二屆中國科協年會上獲悉,由中國地質調查局組織進行的《華北平原地下水污染調查評價》顯示,華北平原有50.71%的地下水資源不能直接利用(Ⅴ類水)和需經專門處理后才可利用。
據中國地質科學院水文地質環境地質研究所專家張兆吉和費宇紅介紹,華北平原包括北京、天津、河北省(市)的全部平原及河南省、山東省的黃河以北平原,是中國政治、經濟中心和主要糧食生產基地。近年來,石油類污染,城市垃圾和生產生活污水的不合理處置以及農業生產農藥、化肥的大量使用,造成地下水污染狀況日趨加重,導致水資源供需矛盾日漸突出,并直接威脅人體健康。
2006年,中國地質調查局組織9個單位的地下水污染領域技術人員啟動了“華北平原地下水污染調查評價”項目。經過4年多的調查,評價結果顯示,不用任何處理直接可以飲用的地下水資源(Ⅰ~Ⅲ類水)只占24.24%,經適當處理可以飲用的地下水資源(Ⅳ類水)占25.05%。
調查表明,華北平原淺層地下水不同程度受到污染,深層地下水總體較好;地下水“三氮”污染普遍,呈面狀污染特征;(類)重金屬呈點污染特征,砷、鉻污染較嚴重;有毒有害有機污染呈點狀分布,呈復合污染特征;地表水體污染嚴重,直接威脅地下水質量;生活垃圾場對土壤、地下水造成嚴重的點狀污染;污水灌溉,對土壤、地下水造成極大的影響。(記者:沈汝發 吳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