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納九峰地區所有生活污水、雨水的九峰明渠,每天向東湖排水萬余噸。昨日,“愛我百湖”志愿者看到,明渠內的處理設施正在冒氣,流水較透明,但仍有較重的異味。
位于珞喻東路王家店附近的九峰明渠是一條歷史形成的排水渠,周邊區域內的生活污水、雨水全部匯集至此,再蜿蜒流入東湖子湖——后湖。
志愿者在后湖水面并沒有看到九峰明渠的排口。排口被一片約3000余平方米的水葫蘆擋了個嚴嚴實實,“水葫蘆陣”用船槳都無法撥動。
據測算,九峰明渠在枯水期的排量達到1萬立方米/天。志愿者看到,此段明渠內的水正在不停地冒泡泡,水泡共有10多條,是由一條條埋在水下的氣管吹出來的。渠道的源頭水明顯是附近居民的生活污水,黑而臭;而到了渠道的盡頭,水色已呈透明,臭氣弱了不少。
原來,冒氣泡就是污水處理設施在工作。據介紹,此處理設施因勢而建,采用生物接觸氧化法,對水中污染物進行降解,基本可消除黑臭現象,但仍沒達到東湖的排放標準。
專家介紹,隨著九峰地區快速發展,九峰明渠承擔的污水量會更大,“要從根本上解決九峰地區截污問題,必須盡快建成大型污水處理廠”。
據透露,目前,解決該地區污水問題的污水處理廠已啟動建設,一期處理能力達2萬噸,計劃明年建成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