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滇池環湖截污干渠閉合貫通后的工程設備安裝、調試等截污完善工程正抓緊實施。到明年,一條長近100公里的截污“大動脈”即將正式投入使用。這條圍在滇池周邊的“腰帶”,這個估算投資55億元的浩大工程, 可以不讓一滴污水進入滇池。
目前,昆明滇池環湖截污工程96公里的截污干渠(管)已實現閉合貫通,滇池將形成最后一道截污屏障,不再有未經處理的生活污水進入滇池。滇池環湖截污治污體系分為片區截污、河道截污、集鎮和村莊截污、干渠截污四個層次推進。環湖截污工程是治理滇池的6大工程措施之一,是環湖截污治污體系的末端工程,干渠截污是截流和處理進入滇池污水的最后一道屏障。原來昆明市污水處理設施建設欠賬較多,加上雨污不分和管網不配套,使污水入湖成為滇池污染的主要原因,實行環湖截污成為削減入湖污染負荷的根本手段。
環湖截污工程由環湖東岸、南岸干渠截污及西岸、北岸干管截污四個部分組成,構建干渠(管)96公里,其中截污干渠40公里、干管56公里,新建污水處理廠6座,初期雨水處理站7座,每天處理污水17.25萬立方米、處理雨水27.75萬立方米,估算總投資約55億元。
這個環湖截污干渠規劃設計比較超前,不僅規劃期比較長,而且也可雨污分流,并考慮了近、遠期結合,除有遠期永久收集處理城鎮污水和降雨初期的污染雨水的功能外,還有近期收集處理旱季農村生活污水和農田污染水的功能。修建的截污干渠(管)長達100公里,為全國最大的截污干渠。另外,干管寬6米、高4.5米,里面可以駛進一輛小汽車,還是雙向車道。這樣的干管修了40多公里長,在全國尚屬首例。
昆明市滇池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滇池環湖截污工程,是一個長遠的戰略規劃工程,也是流入滇池污水截流的最后一個安全網、防護帶。環湖截污工程實施后,對完成“十一五”規劃目標,削減大量入湖污染負荷,加速滇池水質改善,促進滇池水生生態系統恢復具有重要的作用。
入圍理由
55億元,不論是用來修馬路,還是搞建筑,都可以搞成地標性的建筑,而用來建設截污管道,不熟悉情況的人什么都看不到。而這個被埋在地下的政績工程,對滇池來說卻是“性命攸關”!
這條被譽為在昆明地下修筑的“萬里長城”,作為滇池的最后一道屏障,防止未經處理的污水進入滇池。環湖截污工程作為滇池的“防彈衣”,防止源源不斷的污水像子彈一樣射進滇池的“體內”。隨著它的投入使用,相信滇池水質將得到明顯的改變。可以說工程的建成是名副其實的功在當代,利在千秋。(記者:傅碧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