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大西洋》月刊網站3月25日報道】題:中國的垃圾山
不只是死豬在威脅中國的水路,“垃圾山”同樣令人擔憂。
這是中國媒體對如同山一樣高的垃圾堆的叫法,如一座位于河北省、面積達2.3萬平方米、距離北京供水系統非常近的垃圾山。
盡管這座垃圾山已不再使用,但當地非政府組織認為,重金屬和醫療垃圾村民們形象地稱之為“垃圾湯”正在污染水庫和周圍的土壤。
此外,死豬死雞的尸體招來大量烏鴉,烏鴉吃完腐食,又去禍害當地莊稼。村民們說,夏天,垃圾招來大群蒼蠅,“白墻成了黑墻”。
河北的這座垃圾山或許是垃圾山中的“珠穆朗瑪”,但中國還有許多這樣的垃圾山。
《京華時報》報道,在北京市朝陽區崔各莊鄉黑橋村,各種垃圾堆積如山,足有8層樓高。
居民抱怨說,他們在家不敢開窗。外面刮大風時,塵土滿天飛,讓人睜不開眼。
在《京華時報》刊登這篇報道的一天前,媒體還對位于杭州的另一座垃圾山進行了報道。去年9月,蘭州一座垃圾山倒塌,活埋了一名拾荒者。
這些還只是最近發生的事。實際上,中國存在大量垃圾山,攝影師姚璐拍攝了許多垃圾填埋場,然后以數字方式進行處理,讓它們變成了中國山水畫。
垃圾山除了是中國環境問題的另一個奇怪例證之外,還凸顯出許多發展中國家面臨的一個問題:隨著個人收入以及消費水平的提高,人們產生的垃圾也隨之增加。
盡管目前中國制造的垃圾大約是全世界垃圾總量的三分之一,但中國的人均垃圾量遠遠少于許多發達國家。
然而,這種狀況正在迅速改變。有人預計,到2030年,中國產生的垃圾會達到美國的3倍左右。中央政府正在加緊跟上城市化的步伐。隨著政府把環境改革置于優先地位,地方政府或許會有能力采取行動。河北省衡水市發動當地居民和黨員苦干三天三夜,清理了一座已經堆積了30年的垃圾山,隨后將在垃圾山原址上建造一座廣場,防止人們再次把這里變成垃圾場。(記者格溫·吉爾福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