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寧夏回族自治區環保廳獲悉,“十一五”期間,寧夏在19個縣級市全部建成污水處理廠,5個地級市均建成中水廠,實現了污水處理廠縣級全覆蓋。
“十一五”期間,寧夏把建設城市污水處理廠作為水污染治理的重要舉措。截止到2010年底,寧夏已建成并投入使用生活污水處理廠30多座,日處理能力達95.5萬噸,污水管網長度達1200多公里,年處理污水1.97億立方米。全區城市污水處理率達到71.2%,比2005年提高了24個百分點,污水回用率提高到15%。
同時,寧夏堅決淘汰落后產能減少污水來源,5年內關停馬鈴薯淀粉企業1900余家,關停化學制漿造紙企業和廢紙造紙企業60余家。目前,全區7家造紙企業全部建成堿回收設施和廢水深度治理工程,造紙廢水治理取得一定進展。
據自治區環保廳介紹,“十二五”期間,為提高污水處理能力,寧夏將新建管網1321公里,計劃在40個重點鎮新建污水處理廠,對“十一五”以前建設的污水處理廠進行工藝改造,使寧夏污水處理率提高至8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