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美女天天日日日射射-日本美女一区二区三区插比-日本猛少妇色xxxxx猛交-日本免费-日本免费a级毛一片-日本免费不卡高清网

首頁 | 國內行業信息 | 國外行業信息 | 國內政策 | 行業技術 | 企業動態 | 展會信息
  當前位置:首頁 > 國內行業 > 第十二屆中國國際環保展綜合報道
第十二屆中國國際環保展綜合報道
發布日期:2011/6/14 8:39:20

  中國環境報記者 陳湘靜


  生產水泵、搞基建、簡單的三廢治理……盡管從上世紀80年代起,我國環保產業就初現端倪,但在此后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整個產業對自身發展的定位、目的、方向并不甚明確。這個被認為是朝陽產業的行業長期處于規模小、水平低的狀態。而在剛剛過去的5年里,環保產業的面貌正在發生改變:整體保持兩位數的增長速度,從業單位、人數、產值穩步增加,技術水平不斷提高,企業規模不斷擴大。


  用中國環保產業協會副會長陳尚芹的話說,環保產業有了自己的骨架和新的面貌。在日前舉行的第十二屆中國國際環保展上,從國家領導人、環保企業代表到普通觀眾,大家對“十一五”環保產業所取得的成績普遍感到振奮。而這個已經舉辦了25年的知名展會,也見證了中國環保技術進步和環保市場的開放與成熟。


  環境保護與環保產業開始良性互動


  節能減排、污染防治等環保工作大大促進環保產業發展,后者也成為環境保護的重要技術支撐和手段


  據測算,目前全國環保產業從業單位約3.5萬家,從業人員近300萬人,產業收入總額超過1.1萬億元。這個被業界稱為世界上最大的環保市場,其規模、質量、技術、產品、企業的快速發展與中國環保工作的深入推進有著重疊的軌跡。


  在“十一五”初期,我國第一次提出二氧化硫、化學需氧量兩項主要污染物的削減指標,邁出了污染減排的堅定步伐。而隨后提出的環境保護歷史性轉變則表明,我國的污染防治、環境管理戰略開始發生重大變化,環保產業技術進步已經成為新時期環保工作的基本方針之一。


  首當其沖的是全面加快治污設施建設、培養相關的技術、資金、管理能力。按照“十一五”環保規劃,到2010年,城市污水處理率不低于70%,全國城市污水處理能力達到1億噸/日;現役火電機組投入運行的脫硫裝機容量達到2.13億千瓦,新(擴)建燃煤電廠必須建設脫硫脫硝設施。同時,國家還加大了對電力、水泥、鋼鐵、化工等行業的治理力度。


  城市生活污水、垃圾處理設施、火電廠脫硫裝置……在這些急需彌補環保“欠賬”的領域,資金、技術、產品、工程等各個環節都有著迫切的巨大需求。明確了需求也就明確了發展方向,而也就從那時起,環保產業終于可以卯足勁大步向前。


  5年來,累積1564億元的中央投資帶動地方投資,引入市場機制吸納社會投資;環境監管力度不斷加大,行業排放標準不斷加嚴;城鎮污水、垃圾處理收費、脫硫電價補助等政策的相繼實施,點燃了全社會投資建設治污設施的熱情。


  5年間,全國城鎮污水處理能力增加了6500萬噸/日,到去年底,全國已建成投運城鎮污水集中處理設施2832座,日處理能力達到1.25億立方米,新增污水管網約6萬公里,共吸引投資超過2000億元;全國累計建成5.78億千瓦燃煤電廠脫硫設施,火電脫硫機組比例從2005年的12%提高到80%,吸收投資近1200億元;新增垃圾無害化處理能力20萬噸/日,垃圾無害化處理率由37%提高到71.3%;工業企業廢水、廢氣治理設施增長迅速。


  我國脫硫設施建設規模在短短的數年內達到、超過歐美用了近20、30年才達到的水平。“中國速度”為全面完成“十一五”減排目標打下了堅實基礎,為完成兩項約束性指標,“十一五”期間帶動的相關環保投資累計達3600億元,產業自身需求、總體規模迅速擴大,領域不斷拓展、結構逐步調整、整體水平有較大提升,運行質量和效益進一步提高。


  機動車污染防治、粉塵治理、固廢危廢處理……國家對環境保護、改善民生的要求指向哪里,環保產業的觸角就伸向哪里。在本次展會上,參觀“十一五”環保成就展的代表和觀眾們都體會到,“十一五”環保工作的發展特別是減排目標的順利完成,是一次政策、技術、產業合作的共同勝利。


  產業、企業開始“強身健體”


  采取引進消化吸收創新的路徑,環保產業整體技術產品水平提高,骨干企業成長迅速


  “過去5年,從污水處理、脫硫行業看,環保產業在技術和產品上走了一條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的路子。這對于快速提高我們治污減排能力是非常有幫助的。在這個過程中,環保企業自身的技術、制造、工程、管理的實力也得到了積累和鍛煉。”陳尚芹說。


  在近幾屆的國際環保展會上,新技術、新工藝、新產品不再是外方參展商的“專利”。高難度工業廢水治理、城市污水處理廠提標升級改造、污泥處理處置、煙氣脫硝、燒結機脫硫……在本屆展會上展示了16個大類國內環保企業重點技術成果,圍繞當前和未來的環保需求,國內企業的創新熱情高漲。


  技術開發與科技創新,被實踐證明是環保產業發展的基本動力。“只賣產品或者工程,沒有自己獨特的東西,是站不住腳的。”有企業代表深有感觸。僅在水污染治理行業,2009年一年就有37家環保企業開展了56項污水處理工藝技術開發項目的研究工作。


  目前,我國在大型城市污水處理、垃圾焚燒發電、除塵脫硫方面,已具備自行設計、制造關鍵設備及成套化的能力;工業一般廢水治理、煙氣凈化、工業廢渣綜合利用等技術已達到國際水平。


  技術上的提升帶來的是環保企業市場占有率和盈利能力的顯著提升。用國內某脫硫公司老總的話說,在脫硫行業,初期籠罩在我們頭上的外國技術“陰云”已經慢慢散去,我們在實踐中不斷積累技術能力。


  在各個重要領域,環保企業的科技創新勢頭強勁,普遍加大了科技創新的資金投入,并積極與科研院所合作,形成“產學研一體化”的發展模式。


  中國環保產業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近年來,國內環保企業關注的技術領域,充分體現了國家節能減排和環境污染治理的技術需求。無論是技術,還是處理設備、材料,老產品、舊工藝的技術改造,都能夠得到企業的普遍關注,企業對技術市場的需求和技術發展已經有了相當的認識。


  池子大了,才能有大魚。環保產業市場的不斷擴展,讓一些具備技術、資金、管理優勢的企業開始脫穎而出,其中既有實力雄厚的國企、也有充滿活力的民營上市公司。對此,中國環保產業協會副秘書長郝淳表示,過去5年,環保產業的一個重要收獲就是本土環保企業已經開始成長起來。一批集高新技術研發、規劃設計、工程承包、運營服務一體化,并能提供系統服務的大型和較大型骨干企業已成為引領我國環保產業發展的中堅力量。


  截至2010年,我國生活污水垃圾處理領域年銷售收入10億元以上的企業達到20余家,環保裝備快速升級,環境服務業水平顯著提高。


  在水務、固廢處置、脫硫產業等環保產業核心業務方面,如北京首創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環境集團等企業經歷20多年發展,已成為行業領頭羊。北控水務集團、北京桑德環保集團成功走出國門,實施了東南亞和中東國家的污水垃圾處理工程總承包項目。重慶鋼鐵集團環保投資公司,通過引進消化吸收國外先進技術,生產的垃圾焚燒爐在國內得到廣泛應用,并已出口北美。我國環保企業正逐步獲得國際市場的認可。


  如何體現戰略性、新興性?


  污染治理、環境保護對環保產業的需求日漸提高,以環境服務業為亮點的產業轉型升級即將展開


  據初步估算,未來5年我國環保投資需求將超過3萬億元,年均投資超過6200億元;到“十二五”末,我國環保產業產值將達到2.2萬億元。對于這個環保產業大蛋糕的愿景,已有了非常明確的政策基礎和導向:去年末,環保產業被國務院確定為未來重點培育和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今年4月5日,環境保護部發布《關于環保系統進一步推動環保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簡稱《指導意見》);而在近期,國家還將頒布《“十二五”節能環保產業發展規劃》、《環境保護“十二五”規劃》等政策,這些密集出臺的政策被業界看做是吹響了環保產業黃金發展的號角。


  在這樣的市場預期面前,環保產業如何更好地提升和豐富內涵,體現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特點?企業如何抓住機會壯大實力、實現跨躍式發展?在政策和市場之間,還需要建立哪些渠道和機制?在污染治理設施的密集建設期過后,企業發展的機會是什么……在本次展會期間,記者參加了同期舉辦的環保產業戰略轉型與升級沙龍,環境保護部科技標準司、環保產業協會相關負責人以及近二十位環保企業家聚集一堂,對上述問題展開了深入探討。與會企業家代表普遍認為,環保產業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必須呈現全新的面貌。其中,向環境服務業的轉型升級,已經在很多企業家中形成共識


  這和此前環境保護部出臺的《指導意見》不謀而合,其中就明確提出鼓勵發展環境服務業,特別是提供系統解決方案的綜合環境服務業。對此,環境保護部科技標準司司長趙英民表示,節能環保產業位列國家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其新興性在于其產業模式的升級或轉型。經過20多年的發展,我國環保產業總體規模迅速擴大,產業領域不斷拓展,隨著環境設施投資的不斷增加,目前中國的環保產業正處在由環保裝備制造業為主向環境綜合服務業為主轉型升級的歷史階段。據悉,環境保護部近期也將出臺環境服務業“十二五”規劃。


  據介紹,我國環境服務業于“十一五”期間取得了顯著進展,截至2010年,環境服務業收入總額達1500億元,在環保產業中的比例上升到15%左右,年均增長率約為33%。這預示著環境服務業已從單一的技術服務向咨詢、管理、金融等綜合、全方位的智力型服務發展。


  此次,一個全新的領域——環境服務業展區在有著25年歷史的環保展上集中展示,引起高度關注。在這一展區亮相的,諸如北控水務、首創股份、中環水務等10余家國內環保企業均已醞釀轉型,將自身定位于綜合環境服務提供商,即直接服務于環境需求方如企業、政府等,其提供的服務產品在廣度上將涵蓋環境保護和污染防治從評估設計、投資建設到運營管理等各個環節。


  另外,以美國美華集團、上海市政院、北京市政院為代表的系統解決方案提供商也受到推崇。與綜合環境服務提供商不同,系統解決方案提供商不參與投資,而是以技術為核心,在深度上以達到需求方所要求的環境效果為目標,提供綜合的、系統的全局設計。


  此外,依據服務模式的不同,中持環保、曉清環保為代表的環境單項服務提供商,以及以中國水網、通用技術咨詢為代表的產業平臺服務商也將在各自領域向環境服務業切入。


  觀點


  回首五年穩步向前


  中國環保產業協會副會長 陳尚芹


  “十一五”期間,國家對環境保護的要求進一步明確,提出了兩項主要污染物減排指標,同時,環境監管工作力度不斷加大,這對環保產業發展起到了很大的引導和推動作用。在政策刺激、標準加嚴的推動下,水、大氣等領域的污染治理設施建設速度不斷加快,直接帶動環保產業市場需求。這進一步印證了環保產業是一個政策引導型的產業。


  5年來,環保產業發展穩步推進,從整體的規模、質量來看,比“十五”都有明顯的提高,在本屆展會上就可以得到體現。這次展覽和以往歷屆相比有了明顯的變化,涉及的環保領域更加寬廣,技術產品更加豐富,而且都已經在工程實踐中得到應用,亮點很多。展會規模大、水平高,這也反映了環保產業的新面貌。


  環保產業不僅是環保工作的物質基礎和技術保證,同時也是促進國民經濟可持續發展、改善民生的重要載體。環保產業不僅發展前景廣闊,產業鏈長、對各行業的滲透性、輻射性、帶動性也很強。因此,國家把環保產業定位為戰略性新興產業,這個決策是英明的,環保產業本身也符合這個內涵要求。#p#副標題#e#


  環境保護部科技標準司技術處處長 王開宇


  “十一五”期間,我國環保產業取得了長足發展,環保產業的內涵更加豐富。環保產業不僅服務于傳統的污染防治和生態保護,且正在成為清潔生產、資源節約、引領產業升級和各行業技術進步的重要物質技術手段,為我國環保事業的發展提供了重要的技術支持和物質保障。特別是國家提出了主要污染物(化學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總量減少10%的約束性指標,帶動我國在污水處理設施和脫硫設施建設方面的投資超過3600多億,為環保產業發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場空間,促進了環保產業發展。


  “十一五”期間,我國環保產業規模不斷擴大,以超過15%的年均增長速度快速發展,高于同期國民經濟的增長速度。據初步估計,2010年我國環保產業從業單位為3萬多個,從業人員約300多萬人,年收入總額達到1.1萬億元。


  環保產業結構逐步優化。2004年,我國環境服務業在環保產業中的比例僅為5.8%;2010年,環境服務業收入總額達1500億元,在環保產業中的比例上升到15%左右。


  環保技術和產品不斷進步。通過自主研發與引進消化國外先進技術相結合,我國環保技術與國際先進水平的差距不斷縮小,一般技術與產品可以基本滿足市場的需要。目前,我國環保產品已達3000多個品種,覆蓋了污染治理和生態保護的各個領域。


  福建龍凈環保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 黃煒


  “十一五”是中國環保產業突飛猛進發展的5年,以大氣治理行業為例,突出體現了以下特點:


  一、產業規模快速擴大。在國家脫硫產業政策與技術標準的拉動下,上千億元規模的脫硫產業呈火山爆發之勢迅速形成,并拉動了相關裝備配套;除塵產業保持平穩較快增長之勢,也形成了年產值幾百億元的產業規模。


  二、技術與工程水平達到國際水平。無論除塵還是脫硫,經過大規模的技術引進與消化吸收之后,我國在大氣治理領域已經擁有國際一流的技術,具備世界最強的工程執行能力。“十一五”期間一大批大型煙氣治理工程的順利投運是最好的例證。


  三、龍頭企業正在形成。以龍凈環保為代表的環保龍頭企業年銷售額已突破30億元,一批環保上市公司受到資本市場的關注與重視,規模化集約化成為環保產業發展的主流。


  四、已經具備國際市場競爭能力。電除塵器、袋式除塵器等產品已經形成規模性出口,銷往幾十個國家和地區,中國的大氣治理環保產品以高性價比正越來越受到國際市場的青睞,中國環保產業走向國際已不可阻擋。


  瑞邦晟達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董事長 徐虹


  過去的5年,在國家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和建設生態文明的精神指導下,我國環保事業取得了突出的成就,環保產業發展迅速,圓滿完成“十一五”規劃任務。而作為親身參與國家環境監測事業的企業,更切身地體會到環保產業取得的新成就。


  5年來,我國環境監測思路不斷創新和提升。國家一方面加大環境監測投入、加強對環保產業的引導,另一方面,嚴格了監督和考核,這對環保產業既是機遇又是新要求。環境監測行業順應時勢、及時調整發展思路,圍繞提供科學化和精確化監測數據的中心任務著力提高技術水平和研發能力。


  環境應急監測能力得到提升。隨著經濟社會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常規的環境監測已遠遠滿足不了要求,提高重大環境事件的應急監測能力越來越重要。環境應急監測發展迅速,成為“十一五”期間環保產業發展的新亮點。同時,多元化投資環保監測的新模式也得以發展。


  第12屆中國國際環保展覽會剛剛落下帷幕,為期4天的展會匯聚了近20個國家和地區的500余家中外知名企業。其中環保產業骨干企業、國家重點環境保護實用技術與示范工程技術依托單位占國內展商的半數以上。


  今年適逢“十二五”規劃的開局之年,“十二五”期間,我國將重點發展污水處理廠脫氮除磷等升級改造和中小城鎮污水處理,高濃度難降解工業廢水處理,氮氧化物、微顆粒物和大氣復合污染防治,污泥處置,重金屬污染防治,大型城市垃圾焚燒處理,危險廢物處理處置,電子廢物拆解處理,農村和農業面源污染綜合防治,污染場地與生態修復,環境監測與預警等領域;并將著重發展環境服務總包、專業化運營服務、咨詢服務、工程技術服務等環境服務業。


  ◆中國環境報 見習記者 徐衛星


  記者從中國環保產業協會了解到,本屆展會以“節能減排·綠色發展”為主題,圍繞落實國務院《關于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以國家“十二五”環境保護目標及重點需求為主線,緊密配合環境保護部“國家先進污染防治示范技術名錄”和“國家鼓勵發展的環境保護技術目錄”的推廣應用。


  中國環保產業協會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本次展會技術篩選和展商招募是圍繞4個約束性指標和污染防治的重點領域進行的,膜技術、城市污水處理廠提標升級改造技術、污水處理廠污泥處理技術、大型燃煤電廠SCR煙氣脫硝技術、燒結機脫硫技術、電子廢棄物處理及資源化技術、在線廢氣、水體重金屬監測等核心技術亮相展會,展會圍繞這些重點有針對性地推出一批污染治理先進技術和環保產業骨干企業。


  那么,面對“十二五”環保新目標、新要求,環保企業是否已做足準備迎接挑戰?相比往屆展會,他們又帶來了哪些新技術、新產品?這些新技術的性價比如何,適用范圍怎樣,能否解決現實中的環境問題?


  城鎮生活污水處理篇


  “十二五”期間,國家在鞏固化學需氧量減排的基礎上,將加強對氨氮以及總氮、總磷和重金屬等污染物的排放控制及總量削減。水污染防治以城鎮生活污水提標升級改造、高濃度、高含鹽、難降解工業廢水處理、廢水資源化為重點,同時加強農村生活污水及河湖等領域的污染防治。


  在位于1A館的江西金達萊環保研發中心有限公司展廳,記者看到不大的場地里,人們紛紛在兩套廢水處理回用裝置前駐足觀摩、留影,深色、污濁的廢水通過處理還原成干凈清澈的水被直接輸送到玻璃魚缸。工作人員介紹說,這兩套裝置分別采用了公司自主研發設計的有機廢水處理及回用4S-MBR技術和JDL-重金屬廢水處理及資源化回收技術,其中4S-MBR更是在2010年聯合國維和部隊污水處理裝備首次面向全球招標中,以工藝綜合排名第一的成績成功中標,成為未來5年聯合國污水處理環保裝備唯一指定供應商。


  “傳統集中式污水處理由于存在污水收集難、管網投資高、占地面積大和施工不便等突出問題,嚴重制約了污水處理率和COD減排量,因此分散式污水處理及回用集成技術已經成為集中處理方式的一種有益而必須的補充措施。但現有的分散式污水處理設備又存在諸多問題:有的僅采用單一好氧生化處理工藝,脫氮除磷不理想;有的采用單一曝氣方式、能耗偏高;有的采用人工濕地等植物處理法,占地太大,而且受氣候影響運行不穩定。”金達萊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針對這些問題以及結合我國生活污水特點,公司自主研發出分散式污水處理及回用一體化設備——4S-MBR技術污水處理器。#p#副標題#e#


  4S代表4項成功的技術突破:即建立兼氧MBR,成功將MBR運行能耗有效降低50%左右;實現有機污泥近零排放,成功解決“剩余污泥處理難”;實現污水氣化除磷,成功解決不排泥情況下“除磷難”;實現高效同步脫氮,成功解決單一反應器內“同步脫氮除磷難”。


  與常規生物處理工藝相比,4S-MBR工藝有效規避了其人工處置污泥難自控、生化與沉淀池分置占地大等不足。以處理規模100噸/天的生活污水處理回用工程為例,采用4S-MBR工藝的分散式污水處理設施,其有機剩余污泥產量不足傳統工藝的5%。按季度或年對產生泥沙進行干化,無需每天對污泥進行脫水干化處理;管理上,通過遠程控制系統實現無人值守,節約了污泥處置過程中需專人管理而產生的人力成本;傳統工藝處理一噸污水需1~1.5平方米,而4S-MBR僅僅為0.2平方米。此外,傳統工藝在人力以及運行能耗等直接運行成本上也稍遜一籌,相比其1.5元/每噸的處理費用,4S-MBR技術只是它的三分之一。如果按回用水4元/每噸水價計算,此項工藝更能產生3.5元/噸的收益。


  “這套4S-MBR技術污水處理器的特點可歸結為三省、三快、三低。所謂三省,即省能,與同類產品相比節能大于50%;省地,與污水處理廠相比省地大于50%;省力,全自動控制,采用GPRS遠程監控,實現無人值守;所謂三快,即上馬快,是污水處理廠建設時間的1/5~1/10;見效快,安裝完成后半個月出水達標;回收快,由于出水可回用,投資回收期為1.5~5年;所謂三低,即出水COD低,出水COD小于30mg/L;投資低,無需新建管網,綜合造價遠低于城市污水處理廠;運行費用低,直接運行成本0.3~0.5元/噸水。”


  由于“十二五”期間,中小城鎮和農村污水處理受到廣泛關注,本次環保展上,很多企業推出了其在中小城鎮和農村污水處理方面的技術設備。


  中小城鎮污水處理技術設備的最大特點是具有靈活性,展會上,北京安力斯公司的自曝氣生物轉輪生化系統組合工藝引起了記者的注意。自曝氣生物轉輪是由多個帶氣囊的盤片組合而成,80%的部分浸沒在水面以下,在轉動的過程中,讓空氣靠水的壓力慢慢釋放,達到曝氣目的;另外,盤片內外壁上形成的生物膜,起到生化作用,在轉動的過程中,通過對水流的推動作用起到攪拌效果。生物轉輪除了可以削減污水中的COD、BOD,其總磷、總氮的去除效果也良好。自曝氣生物轉輪的整套系統可以根據不同要求,選擇不同的技術組合,比較靈活。轉輪可以與其它技術相互彌補、配合使用,如加設超濾反滲透工藝、硝化工藝等,達到不同的出水要求標準。另外,轉輪的盤片數量也可以根據使用要求增減。


  自曝氣生物轉輪系統由于省去了曝氣系統、攪拌機等耗電量大的設備,只配備了必要的電機帶動轉輪轉動就能達到曝氣的目的;同時,轉輪的控制系統耗電量也很小,所以其運行費用較低。雖然生物轉輪的初期投入成本會比其他常規成本稍高,但是設備損耗低、使用時間長,降低了間接成本;從長遠來看,性價比較高。目前,天津市寶坻縣的兩個項目應用了這套系統,運行效果良好。


  城市生活垃圾焚燒篇


  垃圾圍城困擾著越來越多的城市,“十二五”期間,國家將提高生活垃圾處理水平,進一步提高城市生活垃圾處理能力和無害化處理率,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不低于80%,新增垃圾焚燒處理能力15萬噸/天。


  針對中國生活垃圾分類收集率低、含水量高、熱值低的特點,可行的垃圾焚燒技術有哪些?北京中科通用能源環保有限責任公司循環流化床垃圾焚燒綜合利用成套技術與設備已連續3年被國家批準為“國家重點環境保護實用技術”,其中外置式“換熱器”發明專利徹底解決了垃圾焚燒爐煙道中氯化氫氣體對過熱器金屬棺材高溫腐蝕難題。


  “在不采用昂貴特種合金材質制造過熱器的情況下,這套設備能有效防止過熱器的高溫腐蝕,使過熱蒸汽溫度提高至450℃、3.82MPa或以上,實現與國內熱電廠常規汽輪發電機組產品配套。”中科通用展廳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由于采用定向均勻布風的方式,焚燒爐爐床內的物料得以產生劇烈的混合與擴散,垃圾入爐后與灼熱的爐料混合后迅速分解、著火、燃燒,使焚燒爐更能適應低品位垃圾燃料的焚燒。此外,焚燒爐爐膛容積大、煙氣在高溫區停留時間長,并且分級供風,保證了爐膛的溫度均勻穩定,從而有效降低氮氧化物的形成及抑制二惡英的產生。


  火電廠脫硫篇


  火電企業“十二五”期間會面臨更嚴峻的考驗。新的《火電廠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已經審議通過,即將正式發布實施。根據之前發布的二次征求意見稿,新建火電項目的二氧化硫排放限值為100毫克/立方米,現有項目的排放限值為200毫克/立方米。這也就意味著,要實現達標排放,在燃用低硫煤(硫分小于1%)的同時,還要安裝脫硫效率超過95%的煙氣脫硫裝置。新標準實施,必將帶來大規模脫硫設施改造需求。


  在我國已投運的脫硫工藝中,石灰石—石膏法占92%左右。但是,由于政策支持力度不夠、行業合作不多等原因,脫硫副產物石膏的利用率僅為30%。“十二五”期間,在完善石灰石—石膏法的同時,多種脫硫工藝的應用更加被人關注。


  此次國際環保展上,江蘇新世紀江南環保有限公司總裁助理馬康介紹了氨法脫硫工藝的應用情況。所謂氨法脫硫,就是以堿性強、活性高的液氨(或氨水)做吸收劑,吸收煙氣中的二氧化硫,最終轉化為硫酸銨化肥的濕法煙氣脫硫工藝。這一工藝對于煤種的適應性更強,尤其相比脫硫石膏面臨的處置難題,氨法脫硫的副產物是市場容量很大的硫酸銨化肥。據介紹,消耗1噸液氨,可以產出3.8噸硫酸銨化肥,運行成本顯著降低。


  以廣西水利電力建設集團田東電廠2×135MW煙氣脫硫機組為例,煙氣二氧化硫含量為7684mg/Nm3,脫硫效率為95.5%。工程年運行費用4210.4萬元,但是項目可年產硫酸銨5.69萬噸,銷售收入3698.5萬元,可有效緩解成本壓力,脫硫單位成本為187.4元/噸,而增加的發電成本僅為0.33分/千瓦時。


  馬康告訴記者,我國硫酸銨化肥的消費比例遠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硫酸銨化肥的市場潛力在1000萬噸以上。“我們在最初推廣氨法脫硫工藝時,為了免除用戶的后顧之憂,都與其簽訂了硫酸銨包銷協議。但是,我們至今已經投運了十幾套裝置,沒有一家企業需要我們幫助其銷售化肥。”他說。


  電子廢棄物處理利用篇


  電子廢棄物是金屬含量豐富的“城市礦產”,而且因其金屬品位高,生產過程中更易達到節能減排目標。有資料顯示,從廢家電回收的廢鐵煉鋼,可減少97%的廢物排放、98%的空氣污染、76%的水污染以及減少94%的用水量、90%的原材料、74%的能耗。


  如何實現電子廢棄物集中處理及資源化利用?在前不久環保部發布的2010年度《國家先進污染防治示范技術名錄》中,湖南萬榮科技有限公司入選電子廢棄物處理及資源化技術依托單位。


  據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公司于2009年率先在中西部地區建成第一家省級電子廢棄物處理中心,分別在湖南長沙、汩羅、郴州3地建立拆解處理基地,年拆解能力達240萬臺。


  “作為湖南省家電‘以舊換新’廢舊家電定點處理企業,原料供應得到了保證。”他還說,“電子廢棄物經過人工拆解、破碎分離后,再利用磁選、風選、電選等技術,可以有效回收和利用熱塑性和熱固性塑料、有色金屬、鋼鐵等材料,回收率分別達到90%、95%、98%以上。”


  另據透露,公司自主研發、國內首創的報廢汽車整車拆解設備將在不久迎來國家有關部門的檢查驗收。


  污水處理廠干化污泥篇


  干化一直是處理污泥的方法之一,特別是熱干化法運用較廣,而本屆展會上出現了不少區別于熱干化法的污泥干化處理方法。


  威特普低溫污泥干化系統就是其中之一,常規污泥干化處理中能耗大是主要特點,而威特普低溫污泥干化系統可以有效降低能耗。據了解,常規干化設備蒸發1升水就要耗電1千瓦時,威特普低溫污泥干化系統每蒸發3升水僅耗電1千瓦時,能源利用效率提高了兩倍,運營成本可降低2/3。這套系統用于經過污泥脫水機處理后的脫水泥餅,對其進行干化處理。污泥餅通過注入系統內部的干熱空氣在系統內的循環流動來對污泥進行干化。含濕氣體通過污泥儲藏室頂部的一個冷卻系統來除濕,經過冷凝處理后的氣體進行二次加熱再次注入到污泥干化裝置的干化室中。經過溫度僅為40度的干空氣處理后,含水率80%的脫水污泥水分降低為10%,污泥體積將縮減3/4。同時,低溫干化的安全性更高,能有效避免惡臭氣體的揮發。整個系統采用雙氣路設計,不會向外界排出臭氣和廢氣,無二次污染。


  相對于熱干化工藝來說,展會上還出現了一種污泥水熱干化處理系統。傳統的熱干化工藝中換熱是為了把污泥的含水率降低,水熱干化中換熱是為了改變污泥的持水結構。而污泥含水率的降低是通過機械脫水方式實現的,不耗費蒸汽,所以污泥處理成本有所降低。污泥水熱干化處理系統的技術原理是將含水率80%的污泥送入蒸汽熱解反應釜中,與飽和蒸汽熱解改善污泥的脫水和干燥性能。水熱反應后的濕污泥進行機械脫水,然后進入攪拌造粒機與風干污泥進行混合造粒再進行風干。由于熱解反應后的污泥風干性能好,污泥的含水率24小時以內就可以降低到20%以內。這套系統的投資成本運營成本為一般熱干化系統的50%~60%,其中,蒸汽和電耗均比熱干化工藝低。此外,由于熱干化工藝的干化機多為進口,而水熱干化設備可以實現國產化,所以投資成本約為熱干化工藝的70%。這種污泥水熱干化處理系統適用于二線城市及5萬噸以上的污水處理廠。


  “十二五”期間,環保產業將繼續保持年均15%以上的增長速度。到“十二五”末(2015年),我國環保產業產值將達2.2萬億元,其中環境污染治理產值8000~10000億元。已有25年歷史的國際環保展某種程度上見證了中國環保產業的發展,而在“十二五”開局之年舉辦的這屆環保展,為新技術的推廣、應用充分造勢,相信很多新技術會在現實中找到更多的用武之地。

特別聲明: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的內容,出于傳遞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時并不代表贊成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內容僅供參考。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電話:010-88372272 E-mail:[email protected]
最新資訊
中共中央辦公廳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全面推進
如何全面推進江河保護治理?這場發布會作出
最嚴水資源制度“國考”,河北獲“三連優”
秦皇島全力推動水環境質量持續穩定向好
貴州加強水資源管理與保護
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國考” 重慶第八次
合肥水務集團持續推進窨井設施精細化管理
北京亦莊在建全地下再生水廠后年竣工
鎮江:以“治水”為筆,勾勒江南水韻新圖景
江河安瀾如何保障?國家水網建設有何進展?
熱點資訊排行
1澳大利亞悉尼多個飲用水集水區檢出“永久性
2陽泉市財政局下達省級補助資金 支持城鎮排
3AI模型揭露美國地下水污染:超7100萬
4IE expo China 2025第二
5第26屆中國環博會——國際退役動力電池、
6第26屆中國環博會——國際沼氣與農業廢棄
72024水業可持續發展大會在北京舉辦
8什么導致了西班牙極端洪澇?
9解鎖循環經濟密碼,開啟產業黃金市場 第2
10西班牙媒體:洪災過后,西班牙魚米之鄉自然
關于我們 | 友情鏈接 | 法律聲明 | 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Copyright © 2000-2022 m.fybao.cn All Rights Reserved 水工業網互聯網站 經營證許可證編號:京ICP備2022032253號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286號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乱╳╳AV | 国产毛片卡一卡二 | 亚洲第一色片曰本毛片 | 在线播放高清无码网站 | 在线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佐佐木明希 | 精品国产男人的天 | 亚洲自偷自拍 | 国产精品成年片在线观 | 日韩精品免费一级视 | 国产精品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 a级日韩乱理伦片 | 中文字幕v亚洲日本电影 | 医生把我添高潮了A片 | 蜜桃一起草 | 91啦精品无码视频 | 亚洲av无一区二 | 亚洲欧洲一区二 | 91在线无码精品秘国产 | 麻豆放荡交换A片高潮 | 91性高湖久久久久久久久网站 | 少妇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 成人爽免费 | 久青免费视频 | 高清一级淫片a级 | 午夜婷婷精品午夜无 | 91妇女色啪网站一区二区 | 久久99免费视频 | 片毛片免费看 | 成人午夜福利日本 | 欧美在线综合在线 | 婷婷激情综合 | 99国产哺乳期美女挤奶 | 男人爱看的亚洲 | 91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一区二区 | 国产欧美一 | 色欲AⅤ蜜臀aV在线播放小说 | 国产午夜视频在 | 久久久亚洲AV无码精品一区 | 国产免费小视频在 | 国产一级一片免费播放放a 国产一级淫片视频免费看 国产一级婬片aa片免费西 | 亚洲日本中文字幕在线四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