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水回用工程,把原來的‘污水’變成了‘資源’,對緩解淮北水資源緊缺、構建生態文明城市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市凌云公司常務副總經理蔣正敏告訴記者。淮北目前正抓緊建設中水回用工程,該項目建成后,不僅能夠滿足大唐淮北發電廠虎山項目的需要,還能有效減少污水和污染物的排放,提高水資源重復利用率。
據了解,中水也稱再生水,它的水質介于污水和自來水之間,是城市污水、廢水經凈化處理后達到國家標準,能在一定范圍內使用的非飲用水,可用于城市景觀、百姓生活、工業生產等諸多方面。長期以來,淮北污水處理廠處理后的水均直接排入附近河道,沒有回用水量;各工業企業內部有循環水系統,但補充水大部分為地下水;居民生活用水均使用自來水,亦無中水。隨著淮北經濟高速發展、城市規模不斷擴大,水資源緊缺問題日益凸顯,如果僅僅依靠有限的地下水資源來滿足不斷增加的用水量,勢必給生態環境造成不可逆轉的破壞。
為最大限度地循環利用水資源、降低污染,同時確保大唐淮北發電廠虎山項目的用水需求,淮北凌云電力實業總公司和市排水公司聯合成立了淮北凌云環保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共同投資建設中水回用工程。該工程屬于火電企業節能環保型項目,主要利用現代化的水處理技術,對城市污水進行處理后作為工業用水,為淮北發電廠虎山項目及后續的熱電聯產工程提供冷卻用水。工程選址在淮北南郊丁樓村西側,占地2公頃,總投資1.4億,設計規模為日處理污水12萬噸,出水水質將達到《城鎮污水處理的污染物排放標準》一級A標準。
目前污水處理再生工程的處理工藝和建筑平面布置圖已由市發改委牽頭進行了初設審查,施工方和監理公司均已到位,正在實施“四通一平”。至大唐淮北虎山電廠的中水管線工程,已鋪設管道約400米。預計整個工程將于2012年5月份建成投入運行。
采訪中,蔣正敏給記者算了一筆賬:中水回用工程投產后每天可產生12萬噸再生水,一年下來便可提供工業用水4380萬噸,相當于一座中型水庫的庫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