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東濠涌治水之后將會有怎樣的效果?渾濁、油污、沉淀物堆積的河床會否改變?水質能否重返“可以打魚、下河游泳,河里還有青蛙”的效果?
3000米護城河東濠涌在經過護城、泄洪、排污后,今年6、7月份將重新恢復它的河涌功能。整治后的河涌水質究竟能有多大改善?能否出現整治規劃中的“可親水嘆陽光”的效果?
越秀區環保局昨日接受記者采訪時介紹,東濠涌南段補水將通過引珠江水凈化后補入河涌,東濠涌的水質會比珠江水質更好一些。而如何保證進入河涌的水沒有被污染?這與污染源的控制有關,在東濠涌引水換水后,將對東濠涌全線實行24小時動態監測,確保不新增任何排污點直排入東濠。
東濠涌水質現狀屬于劣五類
連接麓湖而直達珠江的東濠涌,自古就承擔著為廣州城護城、泄洪的功能。直到民國前期拆城墻、筑馬路,東濠涌才失去護城的功用,但還保持著排水的作用;至今,東濠涌承擔著廣州市內的主要排水渠道。
然而,由于城市排污量不斷增多,大量的生活污水排入東濠涌,如今的東濠涌在人們的眼里已經成為了臭涌。廣州志愿者環保總隊“樂水行”小組成員曾從東濠涌入珠江口出發一路取水、檢測,對其水質進行專門的調研,東濠涌沿途設置的10個取水樣點的調查報告顯示,除了麓湖附近的水基本上無氣味以外,在東華西路與中山三路區間的中間段,水樣刺激性氣味較濃;在全球通大酒店、東華西路水質最為渾濁,油污、沉淀物大量堆積。據了解,目前監測到的東濠涌的水質為劣五類,屬于水質最差的一類。
整治后東濠涌水質會比珠江水更好
據了解,今年亞運會前完工的東濠涌整治前期工程,主要是對東濠涌南段實行清淤、截污、補水。待整體清淤后,東濠涌南段計劃在江灣橋附近建設補水泵站,從珠江取水至東風路,實現水循環,并預留中北段綜合整治的基礎設施。目前,補水泵站已經開建。
根據規劃,亞運會后,中北段河涌覆蓋面將進一步擴大,開展沿線截污、雨污分流工程,進一步調水補水至麓湖,并在麓景路選址建設補水凈化廠,對抽取的珠江水進行水質凈化,將周邊區域的污水處理再排入東濠涌。按照規劃,未來在東濠涌沿涌,市民可放心親水,不再怕水臟皮膚癢。
越秀區環保局方面介紹,珠江水引入之后將實行凈化再導入東濠涌,并與珠江水實行“凈化—循環”,總體水質會比珠江水更好。但同樣也將受到城市排污、氣候變暖致水體營養化、水體流動性弱等城市湖泊面臨的共同問題。
補水后如何保證水質不惡化?
大量城市湖泊現象表明,受氣候變暖、城市排污、水體流動性弱等因素影響,城市內水系河床越來越面臨著污染嚴重而水質變差甚至干涸的現象。東濠涌在“重金”治水重返清清河床之后,將怎樣保證它的水質不進一步惡化?
對此,越秀區環保局方面表示,要保證進入河涌的水不會被污染,與污染源的控制有關。目前根據東濠涌整治工程設計,所有東濠涌沿線的排污單位將全部納入城市污水處理廠集納范圍,這樣就確保了東濠涌沿線將沒有一例直排入涌的排污口。在這個基礎上,越秀區環保局將對東濠涌沿涌全線實行24小時動態監測,查到一例新增直排排污口就立即關閉,同時,將建立年審制度,對沿涌的排污單位進行年審,對于排放濃度超標的排污單位將按照“水污染防治法”對其進行行政處罰及雙倍處罰金,并督辦其整改。
據介紹,從2009年到目前,已關閉東濠涌沿涌8家不合格排污單位,到東濠涌治水工程完工前,不合格的35家排污單位將全部督辦整改完畢或者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