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昆明市環保局公布了二季度滇池主要入湖河道水質狀況和陽宗海昆明部分水質狀況。從公布的數據來看,陽宗海水質基本穩定并保持在Ⅱ類至Ⅲ類水標準范圍內,達到農灌要求。而36條入滇河流中有29條斷面水質未達到階段保護目標要求。
陽宗海湖體水質好轉
經過兩年的治理,2010年二季度陽宗海湖體砷濃度達Ⅳ類水標準,總磷達到Ⅲ類水標準,其余指標符合Ⅱ類水標準。據《陽宗海流域(昆明部分)水污染綜合防治“十一五”規劃》項目實施進度,至今年二季度末,陽宗海治理規劃項目已完成9個,宜良縣大木希村污水處理工程、農田秸稈還田示范、環湖截污二期工程、擺衣河引洪渠環境治理等項目正在加緊建設和推進。除此之外,昆明和玉溪兩市開展了陽宗海水下地形測量、流域入湖污染負荷調查研究等工作,完成人工造林3950畝,水土流失治理6.67平方公里,完成了呈貢高粱地、30畝污水處理工程建設和陽宗海海晏村落環境整治工作。
據昆明市環保局的一位負責人介紹,雖然與今年一季度相比陽宗海總磷都為Ⅲ類水,但是陽宗海水質已有明顯改觀,不僅水體含砷量和總磷指標下降較快,而且透光性也有了較大的改善,離Ⅱ類水的保護目標越來越近。
29條入滇河流未達標
滇池38條主要出入湖河流,由于盤龍江入湖斷面出現斷流,納入監測評價的河流有37條,其中入湖河流36條,出湖河流1條。昆明市環保局按氨氮、總磷、化學需氧量和高錳酸鹽指數4個指標進行水質類別評價。
在36條入湖河流中,7條入湖河流入湖斷面水質達到其階段保護目標要求,其中牧羊河、冷水河水質類別為Ⅱ類,撈魚河、洛龍河入湖斷面水質類別為Ⅳ類;馬料河、東大河、老寶象河入湖斷面水質類別為Ⅴ類;而其余29條入湖河流入湖斷面水質均未達到其水質階段保護目標要求,水質類別均為劣Ⅴ類。
從監測的數據來看,37條出入湖河道斷面的水質情況有升有降。新河積善村橋斷面、大清河泵站等9個斷面的污染顯著減輕;而新寶象河寶豐村入湖口斷面、金汁河南天集團斷面等8個斷面的污染加重。
不過,日前,來自國家高原濕地研究中心完成的“滇池高原濕地綜合科考”顯示,滇池仍然是我省生物多樣性較為富集的區域。滇池的鳥類、底棲動物、浮游生物多樣性列全省湖泊濕地第一位;水禽、獸類、兩棲爬行類生物多樣性列全省湖泊濕地第二位;并有超過40種珍稀瀕危保護物種和4種特有魚類,3種特有兩棲爬行動物,7種特有底棲動物。據專家介紹,滇池近兩年來“四退三還”、入滇河道污染綜合整治,人工濕地建設等,使大量外源污染物得到有效控制,入滇池河流水質及生態環境明顯好轉,2009年連續12個月的水質監測表明外海水質從劣Ⅴ類上升至Ⅴ類。(袁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