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央外宣辦組織的“無錫生態建設與轉型發展”采訪團8日匯聚無錫,包括俄羅斯塔斯社、英國路透社等二十余中外主流媒體今天徜徉在風景優美的太湖水邊,深入“探訪”3年前因太湖藍藻爆發造成的水危機事件后,無錫太湖水質的今昔對照。
作為中國太湖治理國家工程主戰場,無錫3年來交出了漂亮成績單,“河長制”、“片長制”等獨有名詞因治太而被人熟知,太湖內湖蠡湖新城八年的治水經驗已在全國推廣。去年,無錫成為中國首個擁有生態市創建資格的地級市,當地編制的生態文明建設規劃日前獲國家環保部肯定,被譽為全國典范,太湖明珠無錫目前已成為中國生態城市建設中的一顆明星。
3年前,我們認為這里是太湖水質惡化的“重災區”,如今看到這里藍天碧水、綠樹成蔭,令人嘆奇!路透社記者表示,最難得的是,無錫從治水中嗅出經濟轉型的創新之路,為環太湖流域周邊城市提供了一個“藍本”。
3年3千億,關閉“五小三高”企業1500余家,全市所有污水處理廠全部達到A1級標準。無錫太湖辦主任顧剛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提供了一組數據,近兩年太湖藍藻數量明顯減少,蠡湖水質明顯改善,從原來的劣五類達到國家四類水標準。
無錫監控太湖水質擁有中國最先進的技術,我們從中了解了一些有趣的事情,俄羅斯塔斯社記者稱,例如在魚體中植入芯片觀測水質變化,用飛行機器人監控湖面等等,全球領先的物聯網技術讓這里變得更加神奇。
考察完太湖水環境治理,中外媒體采訪團9日將集中探訪無錫新能源產業和國家物聯網研究示范區,親身體驗該市產業轉型的“無錫速度”,繼續此次“太湖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