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省99座污水處理廠6月全面投運
目前已建成89個,10個在建,投運后日處理能力178萬噸,生活污水處理率可達60%
總投資5.82億元、貴州目前最大的生活污水處理廠——貴陽新莊污水處理廠在記者眼里依然還是一座大工地:設備安裝,場地平整綠化,偏坡加固,電氣調試,控制室、儀表室、辦公室裝修等各路建設人馬忙成一片,正進行最后掃尾工作。
正在安裝電氣線路的技工小陳滿頭大汗,他接到的任務是:4月上旬,就是拼,也要把手里的活兒拼完。
“我們的兩條污水處理線,一條4月上旬試運行,另外一條4月底試運行,確保達到正式投產運行。”
像新莊廠這樣在“拼”建設進度的,在貴州還有10個。他們無一例外的都接到了倒計時的死命令。
控制化學需氧量(COD)排放是減排工作的兩個核心剛性指標之一。隨著前幾年一些大工業企業自我完善了生產廢水的治理,貴州目前COD排放的90%就是源自城鎮生活污水。據概算,貴州目前年度處理生活污水3441萬噸,成為COD減排控制的關鍵所在。
“十一五”以來,貴州整合各項資金,總計投入50億元用于污水處理建設,在各市州地縣建設污水處理廠,共計99個,目前89個已經建成,10個尚在緊張建設中。數據顯示,貴州COD自2006年以來連年下降,2009年,COD排放總量已降至21.6萬噸,距離國家下達的“十一五”COD控制剛性目標21萬噸標線僅一步之遙。99座污水處理廠設計日處理污水總量為178萬噸,全部投產后生活污水處理率可達60%以上。
自該決策出臺之日起,貴州省委省政府在貫徹落實上就動用了鐵腕,要求各地在征地、配套資金、工程進度與質量等相關方面全力配合,對執行打折扣的單位進行問責。僅2008年以來的兩年間,針對工程進度滯后、工程運行時處理能力達不到相關要求等問題,貴州省相關領導主持的誡勉談話和預警就舉行了10余次,涉及20多個市州地縣單位。貴州省減排辦也加大了巡查密度,在確保1月1次巡查基礎上,對部分縣市實施了1月2查甚至3查。
據介紹,所有99座污水處理廠6月投產是個死任務,任何例外都不在考慮之列。下一步工作重心將轉向促使污水處理廠順利達產、探索污水處理廠市場化經營方式等運營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