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住岸上的污水不流進河里,黑臭水體整治才能長久見效。昨日從市排水管理處獲悉,我市與黑臭水體整治同步進行的深化排水達標區建設開展已有一年,通過從源頭上控制污水排放、規范排水行為,為我市黑臭水體整治順利實施筑牢基礎。今年以來,這項工程在按計劃繼續推進并不斷優化。
去年全市完成6條黑臭水體整治的同時,創建了113塊排水達標區,完成了1369塊排水達標區的復查。今年我市將整治許溪河、河埒浜等10條黑臭水體,同時在這些河道周邊新創建117個排水達標區,完成1369個排水達標區的復查。截至上月底,83塊新創建塊面和858塊復查塊面的建設、復查已經展開。濱湖區正在對今年計劃整治的錢家橋浜、河埒浜的周邊排水區塊進行復查。新吳區梅西河正在進行河道沿線排水達標區“四位一體”排查工作。
“只有管住了污水,才能保證河道整治后續工作順利開展,因此黑臭水體整治需要與深化排水達標區建設保持協同一致。”排水管理處負責人說。去年完成整治的蘆村河支浜許灣里河僅100多米長,附近卻有300多戶私房居民。生活用水直接入河,是導致這條河黑臭的一大原因。許灣里河整治開始時,周邊鋪設起了污水管道,將居民的生活污水全部納管。此后該河的清淤、溝通水系等工作得以順利進行,整治效果有目共睹,沿岸居民也不用擔心黑臭回潮了。據悉,鐵樹橋浜等片區新創建排水達標區的相關工作也會與河道整治協同進行。
我市在去年3月頒布并實施了《無錫市深化排水達標區建設工作方案(2016—2020年)》,一年來經歷了種種困難。比如創建區域面臨建筑密集、地勢低洼難以鋪設管道,已建成排水達標區存在污水管堵塞、滲漏,雨污管混接等問題,而商品住宅小區排查卻難以深入。我市市政和園林局相關負責人認為,復查比新建難度更大,更需要責任感和服務意識。“這是一項良心工程,但有的地區卻把排查工作分給缺少專業技術人員和設備的街道、社區,這樣會使問題難以查清,更難得到有效整改。”不過該負責人也表示,一年的建設中相關工作也在不斷優化,比如新吳區探索出了測繪、監測、排查以及問題整改設計“四位一體”工作方法,成效顯著。今年梁溪區、錫山區將借鑒這一方法開展后續的建設工作。此外,我市還將通過第三方評估機構驗收評估、評分進行考核并進行長效管理,目前已在梁溪區、濱湖區開始試點。